【文字解读】石柱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 规划(2021-2025年)



《石柱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举措和重点工程。为方便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更好了解规划内容,作出如下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规划》由县农业农村委牵头组织编制,有效衔接了《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以及《石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20182022年)》和交通、水利、商务等县级专项规划,先后3次书面征求各乡镇(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意见,县政府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讨论。

二、主要内容

(一)总体框架。《规划》共1248节,16个专栏,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章),全面分析了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条件、“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成就和面临形势,提出了“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第三至十一章),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构建“1+3+N”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构筑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任务。第三部分(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另附规划重大项目表。

(二)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1+3+N”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建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1,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改革取得有效突破,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建成,建成全国绿色食品(辣椒)原料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武陵山区以黄连为主的中药重要集散地、重庆火锅原料(辣椒)调味品集散地,打造武陵山区农村改革先行区、武陵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同时,《规划》从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主要指标目标建议26项。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左右,达到75亿元;粮食产能稳定在22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农民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达到2.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35:1。展望到二〇三五年,石柱县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重点任务。《规划》在全面部署“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上,突出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构建“1+3+N”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稳定发展粮油产业,推动三大优势产业发展及其他产业发展。二是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三是构筑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四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多形式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五是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优化农产品品种,提升农产品品质,做强石柱系列品牌。六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七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八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九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发展乡村优秀文化,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分层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三、支撑保障

《规划》从组织保障、项目支撑、社会参与、法治保障、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同时《规划》储备6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6.0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30.13亿元,社会投资25.95亿元,拟在未来五年滚动实施,支撑任务目标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