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6人上榜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66日,记者从县文化旅游委获悉,市文化旅游委近日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我县谭登全、金成刚、马世福、向学元、刘永泽、马方蓉共6人上榜。

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家住中益乡华溪村的谭登全是传统戏剧—石柱土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源于中益乡的石柱土戏有土家族戏曲“活化石”之称,是土家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剧目以神事还愿戏、民事喜庆戏两类为主,舞台简洁,形式活泼,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方特色。

民族中学副校长金成刚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土家竹铃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竹铃球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劳动中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既有民间艺术的魅力,又有对抗比赛的精彩,深受土家人的青睐。金成刚作为民族中学竹铃球队的编导和主教练,带领球队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摘金夺银。

家住下路街道的退休教师马世福是传统美术—马氏根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根雕作品形象生动活泼,喻意深邃、内涵丰富,数十次获得市级、国家级大奖。

家住南宾街道的向学元是传统医药—古方精骨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广泛收集民间中草药秘方、验方、单方、偏方等传统医药成果,结合多位师傅口传心授的技艺、手法,加上自己的精研,逐步形成了系列传统医学技艺。

家住枫木镇的刘永泽是民俗—薅草仪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每年农忙薅草时节,由两名锣鼓师在田边地头演唱,鼓师既是歌唱者,又是劳动指挥者。曲调多是一韵到底,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俏皮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家住南宾街道的马方蓉是民俗—土家米米茶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参加市内外的茶席设计大赛、茶文化比赛等活动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20199月,她代表中国少数民族茶艺茶文化的传播者,带着土家米米茶走出国门,应邀参加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举办的“感知中国”庆祝中蒙建交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据了解,目前,我县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8名,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项目。(记者 隆太良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