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革命老区发展史》出版“石柱县红军游击队”概念入书


本网讯(记者 梁德风)近日记者了解到,石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简称:县老促会)编写的《石柱革命老区发展史》已正式出版。这本书将“石柱县红军游击队”的概念写入其中,这在我县已经出版的史料中还是第一次。

熟悉石柱党史、革命史的人都知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石柱境内出现过数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并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印记:19307月,四川工农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简称:二路红军)血战鱼池坝;19308月,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简称:三路红军)喋血西乐坪;193011月,四川工农红军第56师在西界沱胡家大湾成立;193311月至19341月,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简称:红三军)两次进入石柱休整和扩军;19341月,贺龙派红七师二十七团书记长傅忠海到石柱金铃坝改造“神兵”,同年3月,在金铃坝崇岩建立了石柱县红军游击队。

这支由“神兵”改造而来的红军队伍,与川鄂边红军独立团在金铃坝大地坪会师后,更名为“鄂川边红军游击队”。后来,根据贺龙的指示,以鄂川边红军游击队为主,将鄂川边的几支小游击队集中起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鄂川边游击总队”(简称:鄂川边红军游击总队)。

在随后的几场战斗中,游击总队损失惨重,余部进入利川县双庙子一带休整,随后与川鄂边红军独立团合并,被编为独立团第七大队,后跟随红军主力参加长征。

县老促会秘书长、《石柱革命老区发展史》副主编沈章明告诉记者,20195月,他到湖北省咸丰县参加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第5次联席会议。会议期间,他看到咸丰县老促会编写的《血沃巴陵——咸丰革命老区》一书中,用6页的篇幅介绍了石柱县红军游击队。“当时我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到十分欣慰。吃惊的是我在石柱生活了66年,从未听说过有石柱县红军游击队,而且在我看到的《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石柱县卷》《石柱人民革命斗争简史》《红色土地——石柱革命老区》和其他一些介绍石柱革命斗争史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过石柱县红军游击队,怎么咸丰在写他们县的革命斗争史中还讲述了石柱县红军游击队?欣慰的是我们石柱还有这么厚重的革命历史,连外地的书籍都作了重点介绍。”

沈章明回来后,广泛收集有关石柱县红军游击队的史料,并在网上购买了石柱县红军游击队创始人、老红军傅忠海的自述——《老红军傅忠海的自述》。傅忠海在自述第二篇“难忘鄂川边”、第六章“改造神兵”、第七章“与独立团合并”中,用了140页的篇幅,回顾了他受贺龙的委派,到石柱金铃坝改造“神兵”,组建“石柱县红军游击队”的经历以及战斗历程和创建以金铃坝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经过。

2021县老促会着手编写《石柱革命老区发展史》,在编写将“神兵”改造为红军的这段历史时,经过党史专家的讨论后,决定正本清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使用“石柱县红军游击队”这一概念,并用专门的章节——《石柱县红军游击队的创建及发展》进行了阐述。

沈章明说,石柱县红军游击队历史的挖掘整理,增添了石柱革命老区的红色底蕴,对于人们认识石柱革命老区、提高石柱革命老区的知名度起到了较好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