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中:17年帮扶助力万亩高山蔬菜发展
17年来,他奔走在石柱的田间地头,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推广到农业生产中,用实际行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助力我县万亩高山蔬菜发展,带动全县1.6万户农户增收8000万元。他就是市级科技特派员黄启中。
黄启中是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辣椒研究室主任,从事辣椒品种选育及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27年。
近日,走进冷水镇太平村,记者在村民曹大连的20亩辣椒种植地里看到,一根根绿油油的线椒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三五成群的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线椒。由于人手不足,曹大连自己也穿梭在地里忙活起来,虽然劳累,但望着眼前这一袋袋的线椒,她的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曹大连说:“我的线椒长度够,光泽度高,品质和卖相都不错。一株辣椒能产3斤多的线椒,还加上套种的玉米,一亩地约有8000元的收入。整个收入相比以前翻了几倍。”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线椒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的“金串串”,黄启中心里十分欣慰,因为这个高效益的辣椒品种正是他结合当地土质和气候条件,为老百姓选品育种的。
据了解,黄启中主所选育“渝椒系列”“艳椒系列”辣椒品种及研发的配套栽培技术在重庆、海南、山东、贵州等20余个省市推广应用,成为重庆綦江、石柱及贵州等地区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种植200余万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同样,太平村村民冉春芳在黄启中的长期指导和帮扶下,她从原来的菜农成为了当地蔬菜种植大户,家庭条件也在这几年的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种了高山蔬菜,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从原来的摩托车变成了现在的面包车,现在奔小康也有劲头了。”冉春芳说起如今的生活,感觉越来越有奔头。
在冉春芳院坝里,商户正在收购她家的辣椒。看到自己的辣椒不愁销售,还卖得起价钱,冉春芳心里十分高兴。
但几年前,冉春芳却并不看好蔬菜产业,对刚认识的黄启中更是缺乏信任。回想起初识黄启中时,冉春芳说:“一个陌生人,告诉我们种蔬菜可以致富。我们都觉得这件事是天方夜谭。我们自己种了这么多年的蔬菜,还不知道吗。”
为了增强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带动大家共同致富,黄启中率先示范,亲自承包了一亩土地发展蔬菜,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生动鲜明的事例,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同时,黄启中还自己出资购买农药、化肥等物质,解决他们的资金和技术难题。在黄启中的倾力帮扶下,村民们纷纷开始发展蔬菜产业。
“后来黄教授亲自给我们育苗,进行技术培训,帮忙找销售渠道,还带我们到武隆去实地考察,学习种植经验。这样的亲力亲为怎么可能不打动我们嘛。”冉春芳告诉记者。
自2004年以来,黄启中就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重点帮扶石柱,17年的辛勤工作,不仅带动了冷水镇420户农户发展起了辣椒、西红柿等高山蔬菜2000多亩;并通过他选育的“艳椒”系列品种,带动全县1.6万户农户发展高山蔬菜5.3万亩,实现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实现了“种椒3亩,脱贫1户”的憧憬。
黄启中说:“作为科技特派员,就是要把新品种、新技术带给群众,提升科学种植和水平,增加种植效益,助力蔬菜产业发展,帮助群众打开致富增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