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草案解读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草案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县顺利实施并圆满完成了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升全县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石柱建设,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渝委发〔2021〕20号)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制定起草该规划。
二、起草过程
此次起草工作,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司法局配合完成。起草前期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了充分调研,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机关、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后撰写,其中对以下意见予以采纳。
一是在指导思想方面,加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石柱视察重要指示要求,服务石柱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等内容;二是在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方面,结合石柱实际,加入了“强化与西南政法大学的法治校底合作”等内容;三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加入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石柱县革命烈士陵园、三根树革命纪念馆等为重点的石柱法治历史遗迹和文物保护,”等内容;四是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方面,加入了“深入实施“贵和工作法”“和美工作法”等内容。
该草案经合法性审查通过,并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审议通过。
三、规划主要内容
该草案共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八五”普法期间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二是明确“八五”普法期间的重点普法内容;三是明确“八五”普法期间要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着重从四个方面来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四是明确“八五”普法期间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六个方面;五是明确“八五”普法期间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依法治理;六是明确“八五”普法期间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机制。
该规划旨在到2025年实现全县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关于普法重点。八五”普法规划继续把宣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以下六个方面作为普法重点内容。一是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突出宣传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三是突出宣传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四是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五是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六是深入宣传党内法规。
关于普法新举措。本县“八五”普法规划在总结前七个五年普法规划经验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强基导向,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提出了以下新举措。一是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明确提出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强调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强调从日常生活行为抓起,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养成守法习惯。完善激励制约机制,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正向效应,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出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结合本县特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三是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专项依法治理,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关于普法新要求。一是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加大以案普法力度。二是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加强普法志愿队伍建设,组织、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三是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
一分规划,九分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组织实施。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
(联系人:陈泓蓉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工作人员联系方式:13512316639;7337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