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石柱县2020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工作要点》的通知
石柱府办发〔2020〕99号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石柱县2020年推动长江经济带
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石柱县2020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工作要点》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石柱县2020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第五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聚力“风情土家·康养石柱”价值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一、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坚持系统思维,突出源头治理,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
1﹒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巩固2018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果,结合2019年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全面排查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和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一体推进整改。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举一反三、深度自查,滚动更新自查问题台账,确保整改到位。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定期调度、督促检查,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整改成效。县生态环境局要会同县级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指导。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措施,抓好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办理,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2﹒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把解决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作为首要战役,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雨污混排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切实解决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县城建成区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加强与三峡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央企的战略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范围,力争落地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大合作项目。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镇生活垃圾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
3﹒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完成0.8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工程整改,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水产养殖尾水实现有效处理或循环利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4﹒大力推进长江流域禁捕转产。一是持续做好禁捕转产收尾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打表推进。二是强化部门协作,严格落实退捕渔民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政策、做好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渔民的帮扶救助。三是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在常态化开展禁渔打非基础上,强化水陆联动、部门联动,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执法。四是加强渔政监管建设,在长江干流等重要水域推广运用无人机巡航信息系统建设,建设沿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禁捕期间对我县长江干流等重要水域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控,提高非法捕捞行为打击精准度,确保禁渔护渔效果。五是继续开展增殖放流,配合禁渔期制度实施,科学实施增殖放流工作,巩固扩大禁渔成果,养护长江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5﹒大力推进船舶污染治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船—港—城、收集—接收—转运处置”一体化链条和长效机制,力争实现码头泊位及水上锚地污水垃圾接收设施全覆盖。强化船舶污水垃圾和洗舱水排放治理。全面完成现有不达标船舶升级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鼓励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船舶,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航运船舶。全力推进岸电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新建码头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岸电设施。
6﹒大力推进尾矿库污染治理。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禁在长江干流岸线3公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改、扩)建尾矿库。强化尾矿库闭库治理,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闭库工作,并做好后续治理工作。严格排污许可制度,实现全县范围内尾矿库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全覆盖。
7﹒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扎实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长防林体系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区治理、藤子沟水库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程。实施国土绿化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行动,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推进重要水源保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步伐。持续开展湿地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湿地保有量不低于7.59万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8﹒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继续推进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推动违规违法占用、乱占滥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使用效率低的岸线资源有序退出,建立健全长江岸线利用项目台账及动态管理机制。完成新一轮长江入河排污口普查并开展相应整治行动,完成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全县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继续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控新建纯商业开发水电项目,基本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深入开展“绿卫2020”林业生态专项执法行动。加大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沿江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强化绿色矿山建设,依法做好长江可视范围内非煤矿山(地热、矿泉水除外)关闭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部退出,全面开展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巩固长江干流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成果,落实监管长效机制。
二、推进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
9﹒加快建设渝东鄂西新兴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石黔高速公路、渝利铁路沙子站建设,推动梁平经西沱至石柱高速公路、江家槽作业区一期工程和黄水通用机场前期工作,配合推进渝汉高铁、广忠黔高铁、万黔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国省县道改造和旅游公路建设。
10﹒增强能源、信息通信、水利保障能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动石柱枫木风电场项目建设。提高通讯信息保障水平,加快县域内光网改造、“三网融合”和4G、5G基站建设,新建及改扩建4G基站超过100个,5G基站超过200个,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东方红水库、曹家湾水库水源工程。加快擦耳岩、崔家坪水库开工建设。
三、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加快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坚持立足“康养”抓产业,培育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康养消费品制造业、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11.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坚持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为抓手,以“三品一标”创建为核心,以绿色有机为方向,以长效机制为纽带,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深入推动“四个30万”工程建设,着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主城都市区有机绿色农产品供给地。
12.做大做强康养消费品制造。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食药器材、云智联用”为重点,加快打造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以优质农产品和中药材为重点的精深加工、以风电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以机械设备为重点的康养制造“四大生态工业产业集群”,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主城都市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康养消费品制造产业配套集散地。
13.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渝东南建设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推进冷水康养小镇建设,扎实推进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和大风堡—太阳湖、万寿山国家5A级景区创建,大力打造城郊文化休闲康养旅游区、“大黄水”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区、沿江文化康养、自驾探秘康养旅游区“四大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板块”,做优做强康养休闲生态旅游业。
14.着力丰富康养产品。新增“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15个。积极举办国际跳绳比赛、全国青年皮划艇静水锦标赛(或亚洲水上马拉松),持续承办好公开水域游泳赛、全国铁人三项邀请赛等品牌赛事。打造黄水康复医院成为全国劳模疗养基地,积极争取“体医融合”改革试点,打造一批中医理疗、针灸、按摩等“疗养”示范点。加快中国—石龙(国际)康养文旅目的地、中益中华蜜蜂小镇、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景区景点项目建设,积极打造黄水、冷水、中益等康养民宿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大黄水林语岚山、山林间、兴茂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等“住养”产品开发。建设千野草场、冷水自驾露营基地、大风堡、中益乡等重点写生基地和摄影基地,创作一批《千年石柱》等土家文化作品及绘画摄影作品。加快推进石柱县蜂蜜产品加工、辣椒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开发一批农特加工产品、中医药品、健康运动器械等康养消费品。
四、统筹抓好城乡融合,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家园
聚焦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大基本面,尊重城乡发展规律,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强化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着力提高城市发展品位,加快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石柱。
15.加快融入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对接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聚焦建设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策划建设一批文旅融合发展支撑项目,促进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石柱“两群”重要结点功能建设,加快创建“两群”协调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实施西沱古镇—石宝寨—皇华岛跨区域发展规划,打造 石柱—忠县“三峡库心”协同发展示范区。
16.着力打造精致县城。紧扣“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县域城镇规划布局。持续实施“七大工程”“五个一批”项目,推进甑子坪片区开发,抓好旗山、帽顶山和龙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建设龙河都督大桥、玉带河大桥、牛石嵌至都督大道连接路和南滨尚城、县中医院、体育馆地下人行通道。推进县城坡坎崖治理。深化“四城同创”,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重庆市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建成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按照城市管理“三化”要求,细化“三管”措施,推进“马路办公”“门前三包”“五长负责制”。
17.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市级产业振兴试验示范,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积极推进村镇建设,重点抓好市级特色小镇、县级特色功能小镇和市级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百村引领”示范村建设,成功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新建“四好农村路”600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4处,切实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
五、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作,增强全县发展动力活力。
18﹒提高创新驱动能力。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成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领域,建设康养消费品制造业基地。加强低碳节能绿色产品认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业积极支持长江经济带项目建设。
19.加大绿色生态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全年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的招商引资目标,强化精准招商,围绕康养消费品制造、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坚持绿色生态招商,努力招大引强,提升招商项目质量,确保成功招引一批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项目落地。
20﹒完善生态环境综合管控机制。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建立健全沿江码头监管、河道采砂监管、入河排污口监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固体废物治理和应急抢护等长效机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21﹒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严格实施《中央财政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实施方案》《重庆市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加大龙河、官渡河等流域水环境治理,确保水质达标。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制度,严格执行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有偿出让制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22﹒完善司法保障体制机制。加大长江保护执法力度,提高长江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探索开展危化、尾矿、交通等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严肃追究企业法人代表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严惩污染、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劣违法行为。
六、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3﹒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力量。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调研评估等职责作用,强化各有关方面协同联动,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继续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暗查暗访。
24﹒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争取中央和市级资金支持,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相关项目。争取专项债券支持长江经济带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25﹒强化宣传引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作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做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五周年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良好氛围。
26.强化责任落实。县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对照分解的工作要点任务,认真履行单位职责,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研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附件:石柱县2020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
秀美丽之地工作要点任务分工表
附件
石柱县2020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工作要点任务分工表
序号 |
工作事项 |
目标任务 |
牵头领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 ||||||
1 |
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
巩固2018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果,结合2019年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1个问题,全面排查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和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一体推进整改。 |
王露波 |
县生态环境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2 |
自查问题整改 |
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举一反三、深度自查,滚动更新自查问题台账,确保整改到位。 |
王露波 |
县生态环境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3 |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
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措施,抓好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办理,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
王露波 |
县生态环境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4 |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 |
推进雨污混排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切实解决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
冉启明 |
县住房城乡 建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5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
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镇生活垃圾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 |
冉启明 |
县城市管理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
2020年底 |
6 |
与央企战略合作 |
加强与三峡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央企战略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范围,力争落地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大合作项目。 |
冉启明 |
县住房城乡 建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7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完成0.8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工程整改,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 |
谭燕子 |
县农业农村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8 |
化肥农药减量使用 |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
谭燕子 |
县农业农村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9 |
船舶污水垃圾和洗舱水排放治理 |
强化船舶污水垃圾和洗舱水排放治理。 |
何德华 |
县交通局 |
长江中心海事处、县生态环境局、县经济信息委、县城市管理局、县发展改革委、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10 |
大力推进长江流域禁捕转产 |
强力推进长江流域禁捕转产。 |
谭燕子 |
县农业农村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11 |
船舶升级改造 |
全面完成现有不达标船舶升级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鼓励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船舶,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航运船舶。 |
何德华 |
县交通局 |
县发展改革委、县经济信息委、县财政局 |
2020年底 |
12 |
尾矿库污染治理 |
强化尾矿库闭库治理,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闭库工作,并做好后续治理工作。严格排污许可制度,实现全县范围内尾矿库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全覆盖。 |
王露波 |
县生态环境局 |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经济信息委、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13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 |
扎实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长防林体系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区治理、藤子沟水库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程。 |
王露波 冉启明 |
县水利局 县林业局 |
县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 |
2020年底 |
14 |
湿地生态修复 |
持续开展湿地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湿地保有量不低于7.59万亩。 |
冉启明 |
县林业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15 |
自然保护区建设 |
开展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
冉启明 |
县林业局 |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 |
2020年底 |
16 |
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 |
继续推进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推动违规违法占用、乱占滥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使用效率低的岸线资源有序退出,建立健全长江岸线利用项目台账及动态管理机制。 |
王露波 |
县水利局 |
县交通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发展改革委、县林业局、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6月底 |
17 |
入河排污口整治 |
完成新一轮长江入河排污口普查并开展相应整治行动,完成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全县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 |
王露波 |
县生态环境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18 |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 |
继续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
王露波 |
县生态环境局 |
县发展改革委、县卫生健康委、县应急管理局等、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19 |
小水电清理整治 |
严控新建纯商业开发水电项目,基本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 |
王露波 |
县水利局 |
县生态环境局、县发展改革委、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20 |
国土绿化提升 |
深入开展“绿卫2020”林业生态专项执法行动。 |
冉启明 |
县林业局 |
县发展改革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管理局、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21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加大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沿江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 |
冉启明 |
县林业局 |
县农业农村委、县市场监管局、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22 |
矿山生态修复 |
强化绿色矿山建设,依法做好长江可视范围内非煤矿山(地热、矿泉水除外)关闭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部退出,全面开展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
冉启明 |
县规划自然 资源局 |
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发展改革委、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23 |
非法码头治理 |
巩固长江干流非法码头,落实监管长效机制。 |
何德华 |
县交通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成果,落实监管长效机制。 |
王露波 |
县水利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
二、推进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 ||||||
24 |
加快建设渝东鄂西新兴综合交通枢纽 |
加快推进石黔高速公路、渝利铁路沙子站建设,推动梁平经西沱至石柱高速公路、江家槽作业区一期工程和黄水通用机场前期工作,配合推进渝汉高铁、广忠黔高铁、万黔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国省县道改造和旅游公路建设。 |
何德华 |
县交通局 |
县发展改革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有关乡镇(街道) |
持续推进 |
25 |
强化能源保障 |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动石柱枫木风电场项目建设。 |
陈爱军 |
县发展改革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26 |
增强电力通信保障能力 |
全面完成年度农网改造任务。提高通讯信息保障水平,加快县域内光网改造、“三网融合”和4G、5G基站建设,新建及改扩建4G基站超过100个,5G基站超过200个,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 |
何德华 |
县经济信息委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
2020年底 |
27 |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东方红水库、曹家湾水库水源工程。加快擦耳岩、崔家坪水库开工建设。 |
王露波 |
县水利局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
2020年底 |
三、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加快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 | ||||||
28 |
培育发展现代现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
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深入推动“四个30万”工程建设,着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主城都市区主城都市区有机绿色农产品供给地。 |
谭燕子 |
县农业农村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持续推进 |
29 |
做大做强绿色生态工业 |
加快打造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以优质农产品和中药材为重点的精深加工、以风电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以机械设备为重点的康养制造“四大生态工业产业集群”,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主城都市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康养消费品制造产业配套集散地。 |
何德华 |
县经济信息委 |
县农业农村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投资促进中心等、有关乡镇(街道) |
持续推进 |
30 |
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
扎实推进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和大风堡—太阳湖、万寿山国家5A级景区创建,大力打造城郊文化休闲康养旅游区、“大黄水”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区、沿江文化康养、自驾探秘康养旅游区“四大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板块”,做优做强康养休闲生态旅游业。 |
王露波 |
县文化旅游委 |
县林业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等、有关乡镇(街道) |
持续推进 |
31 |
培育食养知名品牌 |
新增“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15个。 |
谭燕子 |
县农业农村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32 |
举办动养品牌赛事 |
积极举办国际跳绳比赛、全国青年皮划艇静水锦标赛(或亚洲水上马拉松),持续承办好公开水域游泳赛、全国铁人三项邀请赛等品牌赛事。 |
王露波 |
县体育运动 中心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33 |
提升疗养水平 |
打造黄水康复医院成为全国劳模疗养基地,积极争取“体医融合”改革试点,打造一批中医理疗、针灸、按摩等“疗养”示范点。 |
冉雪梅 |
县卫生健康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34 |
打造观养精品 |
加快中国—石龙(国际)康养文旅目的地、中益中华蜜蜂小镇、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景区景点项目建设,积极打造黄水、冷水、中益等康养民宿乡村旅游示范点。 |
王露波 |
县文化旅游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35 |
改造提升住养品质 |
加大黄水林语岚山、山林间、兴茂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等“住养”产品开发。 |
冉启明 |
县住房城乡 建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36 |
丰富文养内涵 |
建设千野草场、冷水自驾露营基地、大风堡、中益乡等重点写生基地和摄影基地,创作一批《千年石柱》等土家文化作品及绘画摄影作品。 |
王露波 |
县文化旅游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37 |
持续培育康养制造 |
加快推进石柱县蜂蜜产品加工、辣椒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开发一批农特加工产品、中医药品、健康运动器械等康养消费品。 |
何德华 |
县经济信息委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四、统筹抓好城乡融合,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家园 | ||||||
38 |
积极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
对接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聚焦建设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策划建设一批文旅融合发展支撑项目,促进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
陈爱军 |
县发展改革委 |
县文化旅游委、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等、有关乡镇(街道) |
持续推进 |
39 |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
加快推进实施西沱古镇—石宝寨—皇华岛跨区域发展规划,打造 石柱—忠县“三峡库心”协同发展示范区。 |
冉启明 |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
县发展改革委、县文化旅游委、县经济信息委、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等、有关乡镇(街道) |
持续推进 |
40 |
着力打造精致县城 |
持续实施“七大工程”“五个一批”项目。 |
冉启明 |
县住房城乡 建委 |
县城市管理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等 |
2020年底 |
41 |
深化“四城同创” |
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重庆市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建成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
冉启明 |
县同创办 |
县卫生健康委、县林业局、县城市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局等 |
2020年底 |
42 |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
按照城市管理“三化”要求,细化“三管”措施,推进“马路办公”“门前三包”“五长负责制”。 |
冉启明 |
县城市管理局 |
县住房城乡建设、万安街道、南宾街道 |
2020年底 |
43 |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市级产业振兴试验示范,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积极推进村镇建设,重点抓好市级特色小镇、县级特色功能小镇和市级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百村引领”示范村建设,成功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新建“四好农村路”600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4处,切实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 |
谭燕子 |
县农业农村委 |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城市管理局等、各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五、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 ||||||
44 |
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成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领域,建设康养消费品制造业基地。加强低碳节能绿色产品认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业积极支持长江经济带项目建设。 |
何德华 |
县经济信息委 |
县金融工作事务中心、县文化旅游委、县生态环境局等 |
2020年底 |
45 |
加大绿色生态招商引资力度 |
紧盯全年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的招商引资目标,强化精准招商,围绕康养消费品制造、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坚持绿色生态招商,努力招大引强,提升招商项目质量,确保成功招引一批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项目落地。 |
何德华 |
县投资促进 中心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
2020年底 |
46 |
完善综合管控机制 |
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建立健全沿江码头监管、河道采砂监管、入河排污口监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固体废物治理和应急抢护等长效机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
王露波 |
县生态环境局 |
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应急管理局等 |
2020年底 |
47 |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严格实施《中央财政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实施方案》《重庆市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加大龙河、官渡河等流域水环境治理,确保水质达标。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制度,严格执行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有偿出让制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
陈爱军 |
县财政局 |
县生态环境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等 |
2020年底 |
48 |
完善司法保障体制机制 |
加大长江保护执法力度,提高长江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探索开展危化、尾矿、交通等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
谭新生 |
县委政法委 |
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县生态环境局等 |
2020年底 |
六、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 ||||||
49 |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
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力量。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调研评估等职责作用,强化各有关方面协同联动,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继续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暗查暗访。 |
陈爱军 |
县推长办 |
县生态环境局 |
2020年底 |
50 |
加大投资力度 |
进一步争取中央和市级资金支持,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相关项目。争取专项债券支持长江经济带重大项目建设。 |
陈爱军 |
县财政局 |
县发展改革委等 |
2020年底 |
51 |
加强信贷支持 |
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
陈爱军 |
县金融工作事务中心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
2020年底 |
52 |
强化宣传引领 |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作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做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五周年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良好氛围。 |
王琼英 |
县委宣传部 |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
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