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召开“三星香米·香飘中国”区域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
“‘三星香米’,不仅是一个产品名称,更是石柱优质稻米产业深厚底蕴与卓越品质的象征,是我县倾力打造的一张具有石柱特色、彰显生态价值、赋能产业振兴的‘金色名片’。”9月18日,我县召开“三星香米·香飘中国”区域公用品牌新闻发布会。县委副书记王凡鹏,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兆星出席发布会,副县长王淑蓉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上,介绍了石柱“三星香米”区域公用品牌的相关情况;王凡鹏、刘兆星、县农业农村委、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据介绍,“三星香米”区域公用品牌的正式发布,标志着石柱稻米产业贯通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条,迈入了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新阶段。
生态沃土孕佳品 推介赋能获殊荣
石柱“三星香米”生长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的黄金生长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远离工业污染,实施高产高效水稻品种筛选,推广野香优莉丝、宜香优2115等具有较高抗病性和适应性的优良品种进行规模种植,生长周期长达180天,病虫害显著少于低山地区,从源头保障稻米高品质。近年来,也通过举办产销对接会、专题推介会以及参与各类农产品展览展示活动,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先后荣获“中国十大香米原产地”、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农产品”称号。
借力定点帮扶 多维发力塑品牌
中核集团定点帮扶石柱 “三星香米” 产业,派驻驻村干部下沉,结合当地实际塑品牌新理念、引导农户扩种;拓展销售渠道,年定向采购2500余吨,推动产品进入多电商平台并参与大型展销会;创新帮扶模式,开展农业专家培训覆盖1500余人次稻农;投资800余万元改造种植基地、引先进设备,提升加工能力与产品质量;加大专项资金做品牌设计与宣传,助力其升级为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
惠农助企强产业 利益联结促增收
在推进“三星香米”产业在惠农、助企等方面,构建“稻米协会+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多渠道保障农户收益,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获得400元/亩的土地收益,目前已带动7000余户实现增收;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将设施迭代优化、培育企业升规达产、“专、精、特、新”产品研发等纳入财政支持范畴,降低企业成本;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组建农机服务队,降低生产成本,推行稻鸭共生、稻蛙共生、稻虾共生、稻鱼共生3800亩,实现一地双收。
严抓监管守底线 筑牢信誉护形象
县市场监管局多举措保障“三星香米”市场信誉、加强质量监管与维护品牌形象,种植环节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查种子肥料等农资,守好品质源头;加工端规范标准,强化出厂检验,落实“出厂一批、自检一批”,以“快速检测 + 监督抽检”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联合部门打击假冒伪劣等行为;还建立跨区域执法机制,持续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流通秩序,维护品牌形象与声誉。
销量攀升势头劲 品牌引领振乡村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三星香米”销量呈爆发趋势,截至今年8月,全县已售卖“三星香米”超4000吨、销售额超2500万元,预计全年销量可突破10000吨、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讲好品牌背后的历史故事、生态故事、匠心故事与富民故事,让“三星香米”这份来自康养石柱的天然馈赠香飘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