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石柱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任务政策解读
石柱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任务
政策解读
近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石柱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任务》(石柱府办发〔2025〕20号,以下简称《工作任务》)。为方便社会公众准确了解《工作任务》内容,现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11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区县乡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决定》(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六届〕第65号)。以上重要论述和重要文件,是我们进一步做好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在承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基础上,我县每年同步滚动实施一批县级重点民生实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民生改善持续向好。
2025年,我县持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小切口、大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聚焦乡村建设、城乡住房、交通出行、城市治理、文化惠民、养老育幼、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将继续实施20件重点民生实事,其中: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票决确定县级重点民生实事10件、承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10件。
二、起草过程
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纳民意,从2024年10月开始,县发展改革委深入调研、广泛征集2025年县级重点民生实事。通过政府网站、县融媒体中心发布公告,向社会大众公开征集民生建议;印发通知向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征集民生事项;开展座谈交流、书面征集等,广泛征求“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共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27条。经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县委常委会同意,从中初步筛选出23件民生事项,之后再次征求“两代表一委员”和县级各部门意见,进一步整合调整、优化补充筛选出13件初步候选项目,并按程序提请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票决确定县级重点民生实事10件。
2025年3月,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渝府办发〔2025〕1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发展改革委迅速会同各相关单位衔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明确我县2025年承接的市级重点民生实事具体目标任务。
2025年4月X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石柱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任务》(石柱府办发〔2025〕XX号),明确了我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任务、资金来源、完成时限、责任部门等。
三、主要内容
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及年度工作任务如下:
(一)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票决县级民生实事
1.农村地区、旅游景区通信信号覆盖能力提升工程:新建大黄水重点旅游区和大歇、枫木等20个乡镇(街道)通信基站34个。
2.城乡结合部用水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完成南宾、万安、下路、三河城乡结合部供水管网2.83公里改造,增加二次供水设备8套。
3.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在临水、临崖等路段安装波形梁护栏256公里(包含市级民生实事“农村公路加装护栏”工作任务)。
4.老旧小区垃圾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县城规划区垃圾投放点约40处,配套户外照明、洗手、排水等设施,购置3立方米垃圾箱体100套。
5.物业小区电梯电瓶车“智能阻止系统”安装工程:在县城物业小区电梯安装电瓶车“智能阻止系统”881部。
6.新建师范附属小学校人行天桥:新建师范附属小学校人行天桥1座。
7.黄水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品质提升项目:新建人行便道3.517公里,安装人行便道栏杆917m、路灯120 盏,新建人行便桥1座;整修度假区道路2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东方晨光小区网球场2个;新建夕阳观景台旅游点二类旅游厕所1座和游客服务设施。
8.城区照明盲区整治和节能改造项目:更换LED节能灯1694盏。
9.基层安全“十户联防”应急广播叫响叫应惠民项目:全面补齐应急广播“组组响”终端,覆盖全县在库地质灾害点和山洪薄弱点468个;完成物联网卡采购2457张,全年发送2200分钟的应急信息(含“十户联防”应急信息)和政策宣传信息53000分钟。
10.持续推进老年人爱心食堂和留守儿童健康关爱行动:在重点乡镇(街道)新建老年人爱心食堂2个;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示范点学校10所;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四个一”关爱活动。
(二)承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
1.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改造较场坝社区等15个老旧小区、18.2万平方米。
2.建设城市微型公园:建设2个口袋公园:四季蔬菜公园一期、幺店子口袋公园。
3.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级培训C级认证100名;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面向困境、留守和流动等儿童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4.残疾人服务提升:新增残疾人就业31人,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9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53人次、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103人。
5.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启动1个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成功打造市级优质商业服务圈1个,在县城区内建设公共文化新空间2个。
6.改善学校医院周边环境:对5所学校、1家医院周边的道路交通、卫生条件、休闲空间等进行整体提升。
7.开展未成年人假期公益托管:开设寒、暑假期公益托管点位5个以上,开办假期公益托管4期以上。
8.提升农村饮水质量:实施11个水源保障工程,提升1.12万农村人口饮水保障质量。
9.提升公众急救能力:开展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培训6000人次以上(其中师生3000人次以上),“取证培训”400人次以上。
10.提档升级城区菜市场:工作任务待市上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