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第10号 提案的复函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第届第五次会议第10号

提案的复函

  

学虎副部长(委员):

  您在县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清退工业园区不按照规定履约改变占地用途产值税收不达标企业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高度重视,现将工业园区有关情况复函如下:

  一、园区规模

石柱工业园区包含A、B、C三个区域,基本建成面积为6.79 km2,其中A区规划面积1.89 km2,B区规划面积1.73 km2,C区规划面积3.17km2现有企业64家,其中A18家、BC46家,已投产企业38家(其中规上企业30家)、停产13家、在建项目7个、签约项目6个,现有务工从业人员约4200人。受疫情和国际大环境影响,2020年园区经济指标呈负增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约8.25亿元,同比下降23.16%;实现工业企业税收9739.38万元,同比下降24.83%;其中规上企业税收8280.6万元,同比下降23.16%;完成规上企业产值37.37亿元,同比下降14.26%;产出强度65.56亿元/ km2

  二、园区建设

  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的总体战略部署,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入园企业生产生活需要。截至目前,完成道路建设11732米(B区:4522米,C区:7210米),建成标准厂房30.72万㎡(其中A区孵化楼1.72万㎡,B区广亿源5.66万㎡,一组团13.19万㎡,二组团10.15万㎡),建成BC区廉租房1579套13.4万方,建成2000方应急水池、5000方应急水厂,完成主水管网全覆盖,建成110变电站完成电力主干线全覆盖,建成50万方天然气配气站,完成燃气管网全覆盖。卫家物业、卫家保安公司已入驻工业园区,完成BC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规范园区内标准厂房物业管理、绿化养护、充电桩、监控、警务等,新建篮球场、停产场、金彰新时代(一期)等配套设施;工业集团全面接管B区食堂,解决企业职工的吃饭问题;协调渝运集团在BC区内设置公交站台,开通环线公交车,增设晚上8点和9点班次公交车,彻底解决企业职工的出行难问题;开通园区至东莞、深圳专线,推动中通、安能物流入驻B区设立物流点,承接发往全国货运,正在洽谈一家物流公司入驻园区,B区智慧仓储物流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三、招商引资

园区派驻工作人员常驻广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主要领导积极走出去招商,先后赴广东、福建、重庆等地洽谈项目。2020年与投资促进中心配合成功签约项目11个,合同引资12.72亿元;拟于近期签约的项目3个,总投资约1.5亿元;正在送审的项目1个,总投资0.2亿元;在谈项目30个,总投资约119.38亿元。

四、企业服务

我委为更好服务入园企业,一是进一步理顺企业落地服务体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精心制作《工业园区服务指南》,牵头拟定《石柱县招商引资入园企业优惠政策兑现办法》,规范入园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流程。二是完善干部职工帮扶企业机制。制定由“领导包组、科长牵头、职工具体负责”的帮扶制度,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帮扶实效。2020年开展企业走访176次。三是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期间标准厂房租金减免政策。会同县工业集团,为承租标准厂房的11家园区企业落实厂房租金减免或延期3个月政策,共减免租金89.1672万元。四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协调县内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为万力联兴、骏达木业、新启派电子等6家企业融资贷款合计约9050万元。五是全面落实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电力价格、燃气入户费价格等改革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六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达产增效。扎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企业内无疫情发生,推动企业达产增效。

五、A区搬迁

为进一步调优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产能,鼓励A区企业入驻B区、C区。对A区发展较好、潜力较大企业,可以技改投入,扩大生产。按照“成熟一块、搬迁一块”原则,有序推进工业园A区开发,目前已搬迁了8家(多晶硅、兴龙化肥、港宸、绿华电动、长捷电子、瑞通生化、县针织厂、毕兹卡),A区仅剩14家自建企业未搬迁。今年,我委再次调查摸底,只有5个企业愿意搬迁但要求很高,纳入搬迁计划的万力联兴,经过多轮洽谈亦是困难重重,要求太高;其余9家企业无搬迁意愿。

六、企业清退

为妥善处置工业园区停工停产及违约企业遗留问题,盘活闲置厂房及土地资源,打击恶意骗取财政补助资金行为,营造诚信履约的良好氛围,我委从2019年起,分期分批开展清退停工停产及违约企业工作。2019年4月制定了《2019清退停工停产及违约企业实施方案》报请县政府同意。2019年12月我委会同县法院、县司法局及律师共同研究草拟《工业园区企业清退工作流程》报县政府审定同意。

(一)工作步骤。一是摸排停工停产违约企业基本情况,报请县政府同意,确定拟清退企业名单;二是对拟清退企业的基本现状、履约情况、工商注册登记信息、优惠政策享受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摸清情况,建立台账;三是邀请政府法律顾问、司法局、招商局、县法院等单位反复研究招商引资协议,重点针对履约情况、应收回优惠政策资金项目及金额、诉讼方式及时效等问题探讨依法清退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一企一案”,按行政程序开展工作;四是会同司法、招商、鸿盛、律师等部门单位,通过协商、公正、诉讼等方式依法依规开展清退工作。

(二)清退方式。一是对清退企业长期占用标准厂房的,通过厂房实物公正、协商洽谈等方式收回租用标准厂房及廉租房。二是对暂时无法联系企业实际负责人的,采取公告、书面通知等方式,送达行政决定告知书,要求解除协议,收回优惠政策资金。三是对违约责任明显、无其他纠纷的企业,通过行政诉讼程序追回优惠政策资金。四是对无经济能力且有负债的僵尸企业、违约企业,引导债权人申请破产,通过破产程序,依照法院判决,依法依规清退。

(三)初步成效。纳入清退企业共17家,收回标准厂房3.63万平方米,收回优惠政策资金11.35万元。目前,已完成中迪珠宝、启利机械、飞安信、嘉钦纺织4家企业的清退工作;百灵生物、鑫一、立顺、锦石联、华冶钢构、广亿源、凯迎(雅典娜)7家企业正按行政非诉程序清退,预计今年内将移交法院强制执行;万江食品、绿华电动车、科普瑞、毕兹卡生物4家企业正按破产清算程序清退;玉蒂五金、金连生物2家企业正按法院拍卖处置程序清退。

总之,我委将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总体目标,围绕“招大、选优、引强、聚群”工作思路和“风情土家、康养石柱”价值定位,紧扣“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康养制造、清洁能源、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四大生态工业产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营商氛围,加大企业服务力度,依法清退违约企业,促使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良性循环。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同时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石柱工业。

  

您对上述复函是否满意,请您对办理结果提出意见并填在“答复函回执”上,于15日内寄送我委。并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园区工作。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6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