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02403459558651-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陵山研究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辣椒研究所)(2021年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40345955865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陵山研究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辣椒研究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陵山研究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辣椒研究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负责开展以辣椒、马铃薯、中药材及特色资源植物等为代表的特色效益农业、山地现代农业的基础科学研究、农业应用研究;负责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新技术开发、科技成果的转化;负责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负责科学技术服务、培训、咨询、指导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石柱县万安街道都督大道11号附1号1幢 | |||
法定代表人 |
焦大春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 |
10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陵山研究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辣椒研究所) |
从业人数 |
1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1、积极争取项目,精心开展试验。先后争取参与市科委、市农委以及县级项目5项,成功加入玉米国家级产业技术体系以及重庆市马铃薯、荞麦、调味品等产业技术体系,承担各级试验任务15项,其中国家及市级试验任务12项,在全院职工齐心协作、精心谋划、用心执行下,各项科研项目顺利实施。 2、加强品种选育,加快技术集成。种植资源材料369份,新收集辣椒资源品种60余份。开展55份辣椒雄不育系材料的转育,100余份辣椒育种新材料的筛选,配制辣椒新组合190个,筛选出3个优良性状新组合。鉴定132份马铃薯资源,测配马铃薯杂交新组合337个,获得杂交浆果1233枚,筛选出4个优势品种,参与重庆市2020年、2021年马铃薯区试的“WLS-1”连续两年产量第一,拟命名为渝科薯8号。建成马铃薯、辣椒、中药材等8个不同功能的植物资源圃。自主研发创建了“组培试管苗生产-水培室水培苗生产-无土栽培水培苗-微型薯 ”的马铃薯微型薯原原种繁育新模式。展示葡萄小龙干、桃树李树一边倒、桃树李树一根棍等3种新型果树高产栽培技术。展示穴盘基质育苗技术、漂浮式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 3、深化脱毒组培,提高繁薯效率。开展马铃薯组织培养,全年培育组培苗12万株,培育水培苗35万株,繁育原原种100万粒、繁育原种120万粒。其污染率控制在5%以下。 4、加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丰硕。培育的马铃薯新品系“WLS-1”参与重庆市2020年、2021年马铃薯区试的“WLS-1”连续两年产量第一,拟命名为渝科薯8号。培育的辣椒新品种石辣8号正在开展申报工作。发表论文一篇,《农业科技通讯》,“多效唑对田间直栽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影响”。 5、转化科研成果,助推产业发展。示范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渝马铃薯5号、渝马铃薯7号100亩,提升山区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示范推广石辣9号、石辣8号、珠丰1号等新品种1000余亩,提高我县辣椒良种的普及率,起到较好的增产效果,亩增产300元以上。建立金荞麦示范种植基地407亩,在全县推广金荞麦1.04万亩。建设蜜源红花荞示范基地10.5亩,示范种植基地307亩,一方面在开花少的季节为中华蜜蜂提供蜜源,另一方面吸引游客,很好地带动当地农旅产业发展。 6、强力支撑乡村振兴,积极培育技术人才。全年开展技术培训辣椒、马铃薯、荞麦等技术培训10场次,共培训3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到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5次。选派1名硕士研究生在悦崃驻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中药材、辣椒、马铃薯产业技术水平,助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19年11月08日至2024年11月0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彭艳 联系电话:18375979260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