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0240MB1C70917W-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司法局-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矫正帮教服务中心(2021年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40MB1C70917W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矫正帮教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矫正帮教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矫正帮教服务。指导协调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三无”人员帮扶安置工作   指导协调社区服刑人员、刑释帮教人员矫正、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工作 提供社区服刑人员、刑释帮教人员提供公益劳动项目和场所。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南垭路23号

法定代表人

朱倩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司法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

100

网上名称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矫正帮教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年,县矫正帮教服务中心工作在县司法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单位及各司法所的大力协作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一、社区矫正对象总体情况 2021年我县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73名,解除社区矫正对象180名,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71名;定期组织各司法所集中开展风险研判12次,累计21名社区矫正对象被列为重点人员。协助县社区矫正管理局对19名矫正对象因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被给予训诫处罚,1名矫正对象因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被警告处罚1次,2名矫正对象因严重违反矫正监管规定被提请撤销缓刑(已收监)。协助办理执行地变更11件,其中迁出8件,迁入3件;协助审批外出请假108件;组织入矫集中学习5期;协助开展审前社会调查评估113件。 二、社区矫正工作成效及措施 (一)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根据《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明确各执法环节的岗位职责、执法权限,细化矫正局、矫正中心、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执法过程中的流程和标准,严明执法记纪律,制定《社区矫正工作考评办法》,健全执法过错问责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社区矫正执法体系。一要注重实体合法规范,严格按规定全面履行社区矫正各项执法职能,办理案件要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准确得出处理结论,不得有责不为、任意变通或越权执法。由法学专业人员把好入矫关,核实法律文书内容、资料,确保入矫环节合法准确;注重审核审批日常监管中的奖惩考核,确保适用法律条款准确,适用情形得当,依法依规按时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建议,依法依规按时解除社区矫正,把好出口关。二要注重程序合法规范,确保执法主体符合要求,社区矫正执法应由司法行政干部进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不得独立执法。执法活动要严格执行工作标准,按照相关规定和执法流程确定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进行,不得增加、不得减少、不得逾时、不得颠倒次序。文书制作要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要求,统一格式、内容翔实、书写规范。三要严格遵守执法纪律,执法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或失职渎职,不得损害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得有失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和廉洁性,自觉维护司法行政机关的公正形象。   (二)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审查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社区矫正、法制等职能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矫正执法案件审查小组,对社区矫正重大或疑难执法事项进行集体研究研判,共同作出处理意见。创新法制科室参与社区矫正执法案件审核监督,通过司法行政内部监督机制和集体评议制度,以集体决议代替个人判断,以制度约束抵御执法风险,增强执法活动公正度与透明度。   (三)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执法监督机制。一要建立健全系统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工作检查,通过自查、互查、抽查、联查等方式,认真开展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对社区矫正全过程监督检查,对社区矫正执法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二要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积极发挥检察、人大、政协等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主动邀请县检察院在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检察室,对社区矫正执法实施日常监督;邀请人大、政协等机关视察检查工作,及时研究并努力解决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普遍性难题;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决执行人大决议,争取各部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效开展。三要重视并认真对待社会监督。真诚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仔细研究、积极回应、着力整改,并耐心做好疏导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正确对待和应对媒体监督,及时回应并正向引导舆论事件,避免恶性炒作,在遵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提高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四)建立社区矫正执法培训制度。制定并落实《社区矫正执法培训实施方案》,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合一、务求实效的原则,紧扣社区矫正执法工作需要,强化《刑法》、《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等涵盖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司法所交流学习、“以熟带生”等方式,强化社区矫正执法实务培训,着力提升社区矫正执法队伍的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朱倩联系电话:13629785065  报送日期:2022年01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