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日期:2020-07-30
大 中 小
石柱黄连举世闻名,全国60%、全球40%的黄连产于这里,素有中国黄连之乡的美誉。古代史书载“黄连生巫阳蜀郡大山”。唐742年,石柱就“上贡黄连十斤”。元代,石柱就人工培植黄连,考古证明这时已经采用“搭棚遮阳,挖坑炕连”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明朝,石柱黄水坝就成为黄连集散地,湖广江西的药商纷至沓来。清初,史书记载石柱“药味广产,黄连尤多,贾客往来,络绎不绝。”明末清初的《石柱厅乡土志》载“黄连为厅境大利,薮产黄水、双河口等处,一年种子,一年支棚,栽苗越六七年,后者为佳,茎高数寸,叶作细棱,形如芫荽,头分数种,有鸡爪、味连、金钩之别,性与雅连相馁。”
石柱所产的黄连味苦、寒,《本草纲目》记有清热解毒、泻火消炎、降压、利胆、抗病毒,治呕吐、牙痛、妇女阴中肿痛等多种药用功效,它是在石柱县独特的气候、水质和土壤中生长的,是“大山的馈赠,土家的骄傲”。黄水镇是国家黄连GAP示范基地,建有中国最大的黄连交易市场,已开发的黄连系列旅游商品是旅游购物、馈赠亲朋之佳品。
黄连加工(炕黄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