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之光照亮家庭希望——记中益乡盐井村村民罗洪俸
在中益乡盐井村的群山深处,有这样一位村民——罗洪俸,他在命运的重重打击下,以坚韧的脊梁扛起生活的重担,用自强不息的精神点亮了家庭的希望之光。
命运多舛,家道艰难下的挣扎
罗洪俸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居住在偏僻的大山深处。童年时期的他,经常遭受气管炎的折磨,咳嗽、气喘成了他的生活常态。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家人只能用一些简单的偏方为他缓解病痛,但始终未能根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病情愈发严重,逐渐发展为肺气肿,这让他在劳作时倍感吃力,甚至连种菜挖土的力气都没有了。
生活的磨难并未就此止步。罗洪俸成年后,为了生计踏上了远赴广东的打工之路。在那里,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人,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子女。本以为生活会逐渐好转,然而,随着孩子的降生,家庭经济压力日益加重。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罗洪俸决定带着妻儿回到故乡,致力于发展农业。他听闻家乡的农业农村政策如今甚好,种植辣椒前景广阔,于是毅然决然地拖家带口重返故土。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回到故乡后,他发现老屋年久失修,已经垮塌。无奈之下,罗洪俸一家只能临时寄居在他大哥的老房子里。这所房子虽交通便利,却因长久无人照看,每逢雨天,屋内四处漏水,被子常被打湿,使得他们夜不能寐。面对这样的居住环境,他的妻子在一个清晨悄然离去,留下了两名嗷嗷待哺的幼子。深受打击的罗洪俸病倒了,卧床不起,呼吸急促。两个孩子因饥饿而哭闹不止,而他只能躺在床上,泪流满面。他在心中默默哀叹:自己的人生似乎已走到尽头,但那两个幼小的孩子怎么办?他们还那么小,那么无助!想到这些,他的心愈发酸楚,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自强不息,挺起家庭脊梁的奋斗
在命运的重重打击下,罗洪俸并没有选择沉沦,而是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挺起了家庭的脊梁。他深知,作为父亲,自己必须为孩子撑起一片天,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学习篾匠技艺,开启创业之路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罗洪俸决定利用当地的竹林资源,学习制作大扫帚和编织竹箕。他从最基本的砍竹、剖竹开始学起,起初由于身体虚弱,动作笨拙,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但他毫不退缩,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不断地练习、摸索。他向村里的老篾匠请教,虚心学习手艺,还经常到场镇上观摩那些经验丰富的篾匠操作,细心观察,从中发现了改进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他的技艺逐渐熟练起来,制作的大扫帚和编织的竹箕质量上乘,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积极寻找销售渠道,拓宽收入来源
每隔数日,都有社工上门慰问走访,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购买他的手工艺品,社工推荐罗洪俸与中益乡邮局取得联系,成功开通了销售渠道,将产品运往重庆,销售给那些需要的单位。同时,他还利用社工和村干部的资源,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和扶贫活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他深知,只有让自己的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才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
除了制作大扫帚和编织竹箕,罗洪俸还身兼数职,努力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清晨,他要先送女儿去学校,午后两点得赶到腊肉厂进行清洁工作,四点钟又得前往中益为腊肉厂取快递,之后还得接女儿放学回家。制作手工艺品只能在他的闲暇时间完成,晚上,他常常要忙到午夜时分,尽管身体的疾病让他倍感疲惫,但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抱怨,因为他知道,这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社会关爱,助力家庭前行的温暖
在罗洪俸一家陷入困境时,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伸出了援手,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中益乡党委与盐井村支两委对罗洪俸开展了细致入微的需求评估,为他提供了及时的医疗救助,解决了住房问题。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为罗洪俸家送去了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孩子们所需的奶粉、衣物,乃至零食和玩具,也相继送到了他们手中。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罗洪俸一家搬入了新建的小区,彻底告别了往日一下雨就提心吊胆的艰难时光。这些关爱如暖流般温暖了罗洪俸的心,更激发了他自强不息的斗志,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孩子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
传承家风,教育子女成长的坚守
罗洪俸始终坚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将自强不息的家风传承下去。
自2020年社工在中益乡从事社会工作起,便与罗洪俸结识。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孩子教育的无私奉献,给社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陪伴孩子参与户外劳动体验,还是教导他们待人接物的礼节,以及沟通交流的技巧,他都能以身作则,耐心引导。他还时不时地走访社会工作站,与社工们分享生活的点滴变化,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社工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他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对社会的深刻认知与理解。他教导孩子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勇敢面对困难。
言传身教,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罗洪俸克服了重重困难,购买了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还经常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了缩减孩子们上下学的路程,罗洪俸毅然坚定地投身于学习驾驶技能。他利用平日积攒的资金,购置了一辆电动四轮车。谈及学车的过程,他感慨万分:“有人曾质疑我——你这样的条件也能学会开车?我自信回应,哪怕闭眼,我也能驾驭自如。”正是这种信念,让罗洪俸在心中暗暗立誓:“我一定要精通此技,毕竟好事多磨,我绝不能让自己的志气有所消减。”
展望未来,希望之光闪耀的前行
如今的罗洪俸,虽然身体依旧被疾病困扰,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致富之路,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他的孩子们在学校里茁壮成长,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乐观。罗洪俸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的孩子们一定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罗洪俸的故事,是自强不息与坚韧家风的生动写照。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他用爱与希望编织出了一片温暖的天空,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他的精神,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困境中奋起,追求美好生活。(记者 谭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