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高薪返乡甘当“芝麻官”


在渝东南海拔800米到1900米的千峰万壑间,在云山雾障的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有一个短短几年时间从贫穷落后跃升为美丽乡村样板的山区小乡——中益乡。复员军人付贵的故事就从生他养他的故乡——中益乡龙河村说起。

“年轻时候,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我的责任是保家卫国;现在,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我的承诺。”每当和他谈及人生,面带羞涩的土家汉子付贵,眼神中总是透露着一份特有的刚毅和执着。

付贵,男,汉族,生于1981年4月29日,中共党员,初中文化,家住中益乡龙河村阳光组,1999年12月应征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株洲支队,2004年12月复员返乡。

5年的军旅生涯,付贵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学上进,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殊荣:2001年8月被武警株洲支队预提班长集训队评为训练标兵;2002年3月被武警株洲支队新兵训练大队评为优秀带兵班长;2003年12月被武警株洲支队荷塘区中队评为优秀班长;2004年12月被武警株洲支队芦淞区中队评为优秀士官……

回报家乡,他“特别能吃苦”

2004年12月,付贵脱下军装,回到阔别5年的家乡。为了让年事渐高的父母过上好日子,他开始外出闯荡。2005年春节后,付贵入职王府井百货重庆公司安全保卫部担任保卫干事,2013年入职顺丰速运重庆公司,2015年当选公司工会代表。

凭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吃苦耐劳的作风,付贵在重庆主城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到2019年,加上“五险”月收入达8000元,并在主城买了商品房结婚生子安了家,还能给父母亲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2019年春节回老家龙河村和父母团年时,获悉原任村党支部书记因年龄过大卸任,村党支部书记暂时由驻村扶贫干部代理。看到部分老百姓仍在脱贫路上艰难前行和家乡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的情景,付贵心里沉甸甸的。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为了改变家乡面貌,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几经思考,付贵毅然决定放弃在重庆主城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甘当“芝麻官”——龙河村党支部书记。

付贵的想法刚刚抛出,亲朋好友的杂音可以说“一面倒”,一致反对,都觉得不要8000元的月收入回乡干月补贴2000余元的繁杂事“亏大了”。既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又要说服家人,付贵找到驻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员一同耐心地给家人做思想工作。

“一朝从戎,终身是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复员军人,带领老百姓共同富裕是我的天职!”付贵费劲了口舌,终于说服了亲朋好友。

2019年11月,经过严密的组织程序后,付贵在全村老百姓的拥护声中走马上任,成为龙河村党支部书记。

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付贵充分发挥军人本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狠抓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以前的龙河村脏乱差现象严重,村内常见的身影是老人、孩子和妇女,典型的“386199”部队;全村没有自己的产业,村民的收入基本上靠外出务工及种地。付贵积极与村两委干部沟通,深入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决定在改善交通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付贵身先士卒,带领本村退役军人、基干民兵和干部群众,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挨家挨户做宣传动员工作,并请上级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逐步提升群众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龙河村通过企业带动发展的200亩脆红李、500亩核桃、113亩中药材、12亩成鱼养殖等产业前景十分可观。

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村两委同驻村工作队一班人按照“稳”“进”并举的思路助推产业发展。一方面,督促企业扎扎实实搞好现有产业管护,大力推动集体经济项目落地,目前,成鱼塘、蜂场已经投产,脆红李、核桃、吴茱萸长势良好,各项产业稳步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政府和企业,拓宽产业发展路子:种植辣椒200亩,产值24万余元,农户通过务工、销售等途径参与,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今年引进德一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公司合作发展黄精100亩;引进柒树堂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蔬菜200余亩;引进大岑农业有限公司以线上认养中蜂模式,合作经营中蜂养殖基地;引回本村企业家王万军,合作经营开发成鱼养殖基地。另外,还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进消费扶贫,全年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价值20余万元,并自主设计商标、包装,申报扶贫产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服务百姓,他“特别能战斗”

“老百姓的鸡毛蒜皮都是大事,作为一名复员军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做事要对得起党、对得起老百姓!”付贵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龙河村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日常村务管理较困难。为了及时了解村民动态、做好群众工作,付贵定期组织召开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会,研究解决当前的急难问题。他时刻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每次接到村民的求助,他都不辞劳苦登门帮助解决问题,时常是披着星星出门、顶着月亮归家。

村里部分入户道路没有硬化,下雨天泥泞难行;一些地方自来水管道被冲刷暴露在外,人踏车碾很容易破损……付贵多方奔走,争取项目,2020年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和安全饮用水问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付贵还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2019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党支部精心制定了主题教育计划,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上门送学,并利用微信群组织在外党员学习。二是认真搞好支部共建。与农业银行石柱南宾支行、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结成支部共建单位,积极搞好工作对接,并定期慰问贫困户、资助贫困学生。三是狠抓干部作风建设。通过村组干部会、交心谈话、上门走访等方式,着力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使干部的精神状态有了较大提升。

龙河村所在的中益乡属于市级深度贫困乡,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是关键。付贵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及时了解掌握贫困户实况,适时更新整理贫困户扶贫资料和各类扶贫文件资料,并通过集中研究、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持续解决群众各类困难。

付贵用一年多的时间,带领村民把脏乱差的龙河村建设成“瓜果飘香、层林叠翠”的美丽休闲乡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付贵的“特别能战斗”,不仅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地党委政府更是没有忘记,乡内大大小小会议上多次的通报表扬就是最好的佐证。

关键时候,他“特别能奉献”

2017年8月,中益乡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乡。作为一名复员军人,付贵主动免费提供车辆,承担了干部开展入户访贫、项目建设、精神扶贫等工作的运送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他出车100余次,总行程近2000公里,更换车轮胎3个。旁人戏称付贵是“媒人贴个女来嫁”。

2020年初,新冠病毒来袭。疫情就是命令,越到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遇艰难险阻,越显人间真情。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付贵主动请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始终带头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他通宵值守疫情管控点50个日夜,成功劝返串门人员1000余人;为村民代购日常生活必需品500余次,为全村963人发放口罩3000余个、消毒水900多瓶,为全村农户院坝消毒30余次。

付贵还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做好防疫抗疫宣传、路检路查等工作,天天坚持驾车在村域内开展巡回劝导、广播宣传。

在付贵的带动下,龙河村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防疫前线,每天坚持到农家院坝巡查,并利用微信群、大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村民进行科学防疫、提高自我防控能力。对于一些防疫意识薄弱的老人,付贵总是耐心规劝,告诫他们少串门。在此轮战“疫”工作中,龙河村无1人感染。

2020年7月,数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多次威胁龙河村老百姓安全,付贵带领村两委干部成功消除险情15次,排除安全隐患15处,安全转移群众10人,为人民群众挽回财产损失50余万元。

受疫情影响,农副产品销售难成为2020年的共性问题。当地老百姓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不能卖上好价钱,付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与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陈俊名合计后,带领村组干部白天入户代收农副产品,晚上加班包装,先后于10月、11月前往西南大学、南岸区摆摊销售土鸡蛋、竹笋、干豇豆、黄豆等,不但解决了群众卖农副产品难的问题,还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贫困户帮扶任务是2017年秋就落实了的,付贵虽然没有结对帮扶任务,但他始终没有忽略这块工作。回到家乡接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自加压力,机动帮扶一些贫困户,深受大家欢迎。付贵还积极引导该村中年丧偶的贫困户向学伟规模养鸡养鸭、开办农家乐,并协调相关部门给他落实了党务监督员、生态护林员岗位。2020年,向学伟收入2万余元,顺利脱贫奔小康。

  复员不褪色,返乡为百姓。付贵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没有忘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其他急难险重战场上,他充分发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雷厉风行、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在别样的战场上践行永恒的初心和使命,把汗水和热血倾注给广大群众,用最平凡的点滴行动,诠释着一位复员军人最朴实的情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