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沱镇:党建统领聚合力 “小网格”撬动“大民生”

近年来,西沱镇以党建为统领,将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作战单元,深入实施小事即办、小事联办、小事共办机制,通过资源下沉、服务前移,打造精细化、精准化、特色化的民生服务体系,推动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幸福在网格升级,实现了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小事即办,强化网格员首接负责

实行统筹区内个人账户共济,参保人员允许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相互共济使用其个人账户……”今年医保收缴期间,山平村网格员刘欢在走访时发现居民谭大爷对今年医保政策调整存在困惑,立即启动首接负责制,不仅耐心解释门诊共济”“异地就医等新政策,还现场帮助张大爷通过手机完成全家参保缴费。

考虑到村里像张大爷这样的留守老人较多,刘欢主动建立医保代办台账,为网格内的34户老人提供上门代办服务,并收集整理了医保政策宣传音视频和宣传单进行宣传。

半月后,该网格实现医保参保率100%,其讲解+代办+回访的服务模式在西沱全镇推广,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听得懂政策、办得成业务

西沱镇结合实际,将全镇65社区,划分为33个网格。网格员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第一责任人,对网格内的群众诉求实行首接必负责,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和跟踪处理,避免推诿拖延,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小事联办,强化多网格协同作战” 

过往车辆多、出行群众多、摊贩来往多、群众投诉多……一直以来,西沱中学周边游商摊贩乱象是市政管理的一大难题。

为确保车辆安全通行和学生安全出行,西沱镇负责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走访调研,经过充分酝酿,建立起了网格长轮值制,每月由涉校区域的月台社区和双桥社区的一名网格长牵头协调市政管理工作。

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四个高峰时段,月台社区、双桥社区的4个网格的4名网格员和西沱政府的市政队员,通过定点值守+机动巡查方式,推动市政秩序大为好转。

运用网格管理、强化协同作战,校园周边流动摊贩减少41%,住户、学生投诉下降78.5%,保障了3200余名师生出行安全和食品安全,形成长效治理、有效治理的新局面。谈到小事联办,西沱镇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西沱镇统筹调配相邻网格人力物力资源,对涉及多网格的复杂问题开展联合处置。通过问题发现协同会商联合处置结果反馈的全流程跟踪体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群众诉求和基层治理问题在网格协同中得到快速响应和有效解决,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

小事共办,强化群众当家作主

今年以来,西沱镇决定在政府广场增设休憩设施,双桥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网格微信群征集到居民的17条建议。

随后,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联合平安法治板块、经济发展板块以及双桥社区,组织开展了3广场夜话网格会,邀请周边居民、商户代表以及网格员现场讨论,最终确定采用石材材质制作休憩设施。在12处桌凳选址上,特别采纳了老年居民的意见,避开风口和入道口,并预留轮椅通道的建议。

施工阶段,西沱镇组建由5名市民代表参与的监督小组,全程跟踪材料检验和安装进度,既确保了居民的建议得到充分落实,又保障了15组纳凉椅和8组纳凉桌椅在盛夏前投入使用。

休憩设施投入使用后,双桥社区建立了每日巡查、每周清洁的管理制度,辖区网格员及志愿者通过精心管理和维护,使公共设施完好率保持100%,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

为实现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督的共建共治共享,西沱镇通过每月召开网格小板凳会议,由村居民投票选出最急小事优先处理。组建居民监督小组、志愿者等自治力量,引导群众深度参与,让其变旁观者建设者,通过决策民主化、实施协同化、管理长效化,体现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路径。

围绕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西沱镇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将一网格一小事拆解为无数具体动作,让每个网格里的小诉求被听见、小心愿被重视、小问题被解决,通过小网格服务大民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筑牢了民生幸福根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