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的美丽嬗变--三益乡寨上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小村庄的美丽嬗变
--三益乡寨上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既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小乡村如何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现村庄的美丽嬗变?三益乡寨上村的实践探索给出了答案。
示范点展现乡村魅力
在三益乡寨上村李家桥组,“寨上村”心形门头、七彩木栅栏、特色墙绘、网红打卡点把公路沿线院落装扮一新,处处萦绕着“爱情小镇”美丽乡村的氛围感。村民岳启江乐呵呵地说:“寨上村越来越漂亮了,我们出门就能欣赏美景,生活变得更愉悦更美好,经常有人来这里拍照打卡,发抖音、发朋友圈,如果我开家农家乐,生意应该不错。”李家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不仅给寨上村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的打造,寨上村不断擦亮乡村振兴“门面”,逐步形成“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的美丽乡村格局,提升了乡村“颜值”,取得了积极成效。
“大比武”传导责任压力
三益乡党委政府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比武”活动,要求各村围绕“爱情小镇”发展定位,自主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乡上召开现场会组织对示范点进行打分,评定等次并予以奖惩,以此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引领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创新争先,推动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美丽乡村新气象。
面对乡党委、政府给出的“命题作文”,寨上村深入思考、精心策划,以“爱情”为主题,融入土家民俗、婚俗、特色产业等元素,打造了一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
“你们看到过下湾都粑厂外墙画的画没有嘛?画得有抬花轿、吹唢呐,把我们土家族结婚的习俗画得很生动、很形象,十分有趣。”说起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村民谭从祥连连称赞。下湾组“十里红妆”土家婚俗画廊以墙绘形式展现了土家儿女定亲、哭嫁、骂媒、娶亲场景,“高大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婚俗”以“接地气”的形式生动呈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一致好评。
寨上村将土家民俗和“爱情小镇”有机结合,交出了“大比武”的合格答卷。
巧妙构思激发创造活力
没有项目支持,没有专项资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如何开展?寨上村用勤劳和智慧破解了难题。
“为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我们想了不少法子,通过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学习借鉴网红打卡点的布置和设计,同时结合实际巧妙构思、变废为宝,用最少的成本打造出最佳的效果。”寨上村负责人向笔者介绍。彩绘废旧轮胎用于公路沿线装饰,翻新废旧泡菜坛制作花盆、烂楼板制成彩虹栅栏、用洗洁精桶、废柴块制作木质花架,广告店动则数千元的宣传栏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自制,土家瑰宝“西兰卡普”走进寻常百姓家,扮靓了院落......寨上村的奇思妙想数不胜数。
市场价格几百元一平方的墙绘,在寨上村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寨上村驻村工作队负责人说,“我们融入土家民族元素创作三娃、益美人物形象,结合爱情、民俗、产业主题,丰富墙绘内涵,以简笔画的形式降低绘制难度,干部群众都能画墙绘,实现墙绘自由其实很简单。”笔者看到,一幅幅爱情主题墙绘、辣椒产业墙绘、西兰卡普墙绘将寨上村装扮一新,“天黑有灯、下雨有伞”等网红打卡点吸引往来群众互动打卡,独特而美好的乡村韵味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奇思妙想的创意让寨上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另辟蹊径,突破了资金瓶颈,激发出强大活力。
干部带头增强工作动力
在寨上村石坎组,笔者看到,马路边新建起了花台,“寨上村欢迎您”门头标识新颖别致、颇具创意,辣椒红红火火,土家儿女甜蜜依偎,西兰卡普色彩夺目,“绚丽民俗画卷.浪漫爱情村落”生动概括了该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的内涵和特色,辣椒主题墙绘展示了土家人移栽、采收辣椒的劳动场景,是该村辣椒县级示范片产业蓬勃发展、椒农勤劳致富的生动写照。
令人赏心悦目的示范点凝聚了寨上村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心血。村支书、驻村工作队员抬石头,村主任、妇女主任、综合专干搬砖头、当小工,石坎组组长马世远用自家的三轮车往返20余趟搬运砖块、水泥、河沙,谭家湾组组长岳良江砌堡坎、抹砂浆,黄康福、黄康轩等农户出工出劳,也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打造中来。在没有专业设备、专业人员和专项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寨上村干部群众不计回报,甘于奉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功打造了石坎组示范点。
寨上村每个示范点打造的过程中,总能看到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忙前忙后的身影,总是有广大群众踊跃的参与和大力的支持。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是寨上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成效的又一重要法宝。
寨上村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进一步锤炼了干部作风,逐步转变了群众思想观念。在三益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我们还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以公路沿线为重点,推动全村人居环境再上台阶。”
(作者:三益乡寨上村驻村工作队 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