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乡:父子身残志坚 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家住三星乡雷庄村新华组的杨成舟、杨兴桃父子俩,都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当家庭陷入困境、生活面临重压之时,他们并未向命运低头,而是携手并肩,在坎坷与不幸中咬牙撑起了整个家。

已过而立之年的杨兴桃,自出生起双腿发育畸形,走路始终一瘸一拐。从小到大,他不仅要承受身体行动的不便,还要面对旁人异样的目光,生活的艰辛如影随形。

20076月,父亲杨成舟在江苏常熟建筑工地务工时,意外从高处的脚手架上跌落,当即昏迷不醒,被工友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抢救。

经诊断,杨成舟头部骨头碎裂、颈部锁骨骨折、右脚趾骨断裂,先后经历了多次大手术。医生在他头部植入人工骨头修补缺损,颈部锁骨用钢板固定,右脚趾骨则打入多枚钢针复位。

20081月,杨成舟在家人的照顾下回到了老家,彻夜难眠的他,没有选择沉沦,而是将“站起来”的坚定信念深深刻进了心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先后扔掉了轮椅和双拐慢慢移动,渐渐地,能下地独立行走。

恢复行走能力的杨成舟一刻也闲不住,妻子外出务工、两个小孩上学后,他带着杨兴桃,因地制宜种植辣椒、水稻、玉米,养殖畜禽,靠着自立自强的精神,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每天天刚蒙蒙亮,杨成舟就扛着锄头下地,因腿部行动不便、脑部植入有人工骨头,长时间劳作膝盖会隐隐作痛,脑部也常常疼痛,他便蹲一会儿、歇一会儿,再接着翻土、播种、除草、施肥。

杨兴桃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很懂事,他深知残疾的父亲操持这个家很不容易,无论风霜雨雪,每天乐呵呵地跟着父亲下地劳动,减轻着父亲沉重的负担。

夏日里,杨成舟父子俩顶着烈日干农活,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秋日里,父子俩早出晚归,摘辣椒、掰玉米、收稻谷,每天忙得团团转,从没有半句怨言。

“今年种植的3亩辣椒,能卖1万多元;种植的4亩水稻,可收4000斤干谷;种植的8亩玉米,能收1万多斤干玉米粒;再加上卖肥猪和鸡蛋的钱,总收入能超3万元……”杨成舟蹲在田埂上,望着金黄饱满的稻穗,和儿子一笔一笔记着收入账,脸上满是欣慰。

如今,杨成舟的二女儿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上班,小儿子在重庆上大学。谈到未来,他激动地说:“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