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校长十年接力“足球计划” 踢出留守女童精彩人生

       10月29日,全国追风联赛总决赛在厦门举行。让国人惊喜和意外的是,赢得比赛冠军的是来自我县三河小学的这支女子足球队。三河小学只是我县一所普通的镇中心小学,学校的这支由留守女童组成的女子足球队,却早已成为全国小学女子足球的一个传奇。“我一直关注着三河小学的足球,这一次全国第二届追风比赛,看的时候真是很感动,宣布冠军的时候,我激动得流泪了。足球队能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回想起三河小学发展足球十年来,确实是十年磨剑。”2012年——2018年,孙晓鸣在三河小学任校长,直到现在只要有人和他谈起足球队,仍旧滔滔不绝。2013年,在学校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没有专业教练,甚至没有一个足球的情况下,孙晓鸣带头组建了第一支留守女童足球队。孙晓鸣说:“我们建这支女子足球队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足球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让她们的人生更精彩。”一路走来,疑虑和质疑声从未消失。但孙晓鸣初心不改,坚持探索发展足球特长教育,并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三河小学女足创造了重庆市2015年校园足球总决赛冠军,重庆市2016年、2017年青少年锦标赛“两连冠”的辉煌成就。2022年、2023年,三河小学第一支足球队的20位队员参加高考,其中19位都考入理想的大学。足球不仅成为这些女孩儿们心中的热爱,更是帮助她们走出莽莽大山的“通行证”。2019年——2023年,代德华任三河小学校长,接过足球计划“接力棒”。此时,三河小学的足球发展,出现了队员文化成绩不高、家长不支持继续踢球等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足球专业训练和文化课教学成绩同步提高,打好组合拳,两手抓、两手硬。”这是代德华给自己定的新目标。经过调整,足球专业训练充分利用早上、晚上、周末、节假日等课余时间;队员们除正常接受教学外,还要接受文化辅导。日复一日,队员们的变化悄然而生。
           双胞胎姐妹卢思婵、卢思悦,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爸爸长期在外面务工,被委托寄养在亲戚家。后来,被代校长邀请到三河小学就读,并发展为足球队员。以前沉默寡言的姐妹俩,经过三年时间的足球训练、团队生活,变得活泼、开朗、阳光,文化成绩、足球技能突飞猛进,双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石柱中学。孩子们的变化,更加坚定了三河小学守住荣誉、创造荣誉的决心。“校园足球发展,要有持续性,不能够昙花一现,所以需要一届接一届,一茬接一茬的培养孩子。”代德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2019年开始,三河小学从二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都组建一支竞技队,形成了完整的足球梯队。特别是疫情严重的时期,为了不掉队,代德华带着老师们,开着自己的车,到黄水、石家、悦崃、龙沙等乡镇,给孩子们送课本、送足球,开展线上足球训练。令人欣慰的是,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三河小学不仅斩获重庆市校园足球总决赛一等奖,教学成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我到三河小学来就定下来一个工作总目标,就是继承和发扬校园足球特色。”2023年8月,马建伟调任三河小学校长。他认为,竞技足球不是办学目标,让三河小学的足球精神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普及校园足球,是他的新计划。马建伟的计划是,将已经编制好的足球校本课程用活,让足球理论知识走进课堂;然后再将足球纳入大课间活动,继续举办足球联赛,营造校园足球普及氛围。团结、拼搏、坚韧,10年来,这支女子足球队已经累计有200多名队员,其中70多名优秀队员被选送到重庆市多所初中就读,7人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2人被评为未来之星,5人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在三河小学的荣誉室里,摆满了金灿灿的奖杯、奖牌,书写着这支“铿锵玫瑰”的骄人成绩。对于已取得的成绩,三河小学女足队教练陈功显得格外平静,他说:“是大家对胜利的渴望和在球场上勇于拼搏的精神,也是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才有了一次次比赛的夺冠。取得冠军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奖杯代表着荣誉,更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在三河小学足球训练场上,每一个孩子都很拼命。获得全国追风联赛总决赛“最佳守门员”荣誉的王梓涵转过头来说:“我想把足球踢好,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