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镇:“双网格”赋能基层智治“大满格”

    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冷水镇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党建引领、板块融合、协同联动”为思路,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在基层党建、综治平安、社区管理“三网联动”网格化工作基础上,创新“双网格”六步工作法,进一步划小做实微网格职责,延伸“双网格”服务圈,不断探索基层智治新模式。

    “网格圈”夯实治理基层

     近日,冷水镇太平村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位老人不停地敲击着玻璃窗台,口中喃喃自语,神情恍惚。网格员立即敲击大门,结果大门反锁,家里没有其他人。网格员从邻居处了解到,老人平时由儿子儿媳照顾,今天儿子儿媳没在家,就把老人反锁在家。网格员担心老人安全,于是向周边邻居要来儿子电话,让其赶紧回家照看老人。随后老人儿子匆忙回家,网格员确认老人无碍后才离开,老人儿子对网格员表示感谢。这是冷水网格化管理的缩影。

     冷水镇把网格建设作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管理全覆盖、对接无缝隙、边界无盲区”的要求,建起了以“镇、村、网格、村民小组、互助小组”为核心的“1+5+11+26+97”的五级联防治理网,实现“多网融合、一网运行”,推动“十户互助联防”工作更加规范高效运行。重点将防溺水宣传、森林防火、统战工作、道路交通、耕地保护、村组巡查等部件要素下沉到网格,探索实行更精细的网格管理措施,真正实现“一网管冷水”。

    “暴雨把树吹倒了,拦在公路上,请及时来处置。”在河源村第三网格工作群里,村民将事件现场照片发到了微信群里,线上网格员马上联系公路养护单位来处理。不到半个小时,公路就恢复了畅通。

    据了解,冷水镇建立了97个线上网格群,覆盖圈群人数5千人,常住人口覆盖率达90%,为平安冷水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除此之外,冷水镇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各板块各部门协同联动,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加强镇平安办、镇派出所、镇司法所等部门联动指导,落实网格“六步法”工作流程,通过综合治理事件处理五级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网格内的各类社会治理问题,将基层治理“网”织得更细更密。

    “共治圈”培育治理生态

    玉龙村12网格网格员入户走访排查时,发现网格内有2户居民因入户路占地问题多次发生口角纠纷,矛盾一时难以调处。通过网格上报后,冷水镇平安办、村组法律顾问等组成工作组,联合网格长、网格员,到两位居民家中“上门调解”。“你们两家的土地纠纷,要相互谦让,以和为贵。”镇平安办工作人员以“六尺巷”的典故,对二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二人注重邻里和谐相处,成功化解了两家矛盾纠纷。

    冷水镇97个网格“冷水治”小专班运行以来,以网格队伍作为基础支撑,一直冲锋在隐患排查、平安巡防、纠纷调解、联系走访、开展禁毒和反邪教宣传等工作一线中,是冷水治理的坚实力量。冷水镇针对平安稳定、矛盾纠纷、园区征迁、土地流转等问题,形成“议事日”机制,每周到小院召开专题例会,组织村民代表参加议事,一同会诊开方解难题,齐心破解基层治理“顽疾”,打造“小网格大管家”的模式,议出基层治理“和谐声”。
   “宣传圈”提升治理质效

    冷水镇围绕“遇事好商量·平安进万家”品牌策划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小威送法”“小院讲堂”“童行乡村”等活动,提升为民服务力度和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深度。未来冷水镇将送服务、送政策、送文化到每个村组,进一步扩大网格宣传作用,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筑牢我镇平安法治网格线。

    此外,冷水镇还广泛挖掘能人,组织辖区内有能力、有爱心、有威望的“五老”、有公益心的志愿者等骨干联系走访、邻里调解、入户宣传,对基层治理提出有效建议,为破解治理难题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丰富活跃辖区居民文化生活,冷水镇紧紧围绕着“春风满巴渝·文明润棠城”主题,整合组织先进网格员、西部志愿者、大学生等力量开展活动,将文艺下乡与网格宣传融合起来,拓展网格宣传服务功能。结对独居老人、失独家庭和困难学生,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困难帮扶等工作,为区域内老人收拾打扫卫生、清理杂物、送去日常生活用品。

    下一步冷水镇将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完善“双网格+”流程机制,有机衔接“141”智治平台优势,打造“数智联动”防护网,切实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