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菜椒苗移栽“领跑”错季高山蔬菜产业发展


据介绍,因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作物积累养分,相比低海拔地区的普通蔬菜,错季高山蔬菜的品质更好、口感更佳、营养更丰富,一直是市场上的“畅销爆品”。


冷水镇海拔在1500米左右,受特殊气候影响曾一度制约着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如何扬长避短,变短板为优势?近年来,冷水镇充分利用独特的海拔、气候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露天错季高山蔬菜产业,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丰富城里市民的“菜篮子”,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种植错季高山蔬菜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我镇森林资源丰富,是天然氧吧,为错季高山蔬菜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生态条件。同时在地理环境、交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错季高山蔬菜产业的前景广阔。”据冷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入春以来,该镇因地制宜,已在玉龙、太平、河源等村,规划落实了主要以菜辣椒、卷心菜、萝卜、大四季豆等产品为主的6000亩错季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其中仅菜辣椒的种植面积就有3000亩。


马兹安是玉龙村大花组的错季高山蔬菜种植大户,在一块占地数亩已覆盖好的农膜地块里,他组织起务工村民,有的在打孔、有的在施杀菌药、有的在插苗、有的在盖土、有的在浇定根水……大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场面极为热闹。


“我村高海拔地区的立体气候、无污染的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错季高山生态蔬菜。”马兹安告诉记者,他今年要种虎皮椒、线椒、螺丝椒等品种的菜辣椒共有10亩,预计亩产量有8000斤,亩产值约1.6万元,总收入在16万元左右。


“目前,正是菜椒种植的好时节,由此拉开了我镇发展错季高山蔬菜产业的帷幕……”冷水镇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该镇的错季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今年后期,还要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按照季节和时令,组织菜农种植好卷心菜、大四季豆、萝卜等错季高山蔬菜,保证蔬菜市场淡季不淡,力争将该镇的高山蔬菜产业打造成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