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镇“三强化”保障冬季道路交通安全
冷水镇“三强化”保障冬季道路交通安全
冷水镇幅员面积74.7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边陲,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沪渝高速公路入渝进川的第一门户,距重庆主城200公里,距石柱县城47公里,距利川市城区37公里,全镇平均海拔1400米,地形条件复杂,农村公路低等级道路达88.7公里,随着冬季的来临,探亲流、学生流、务工返乡流集中叠加,人员流动大幅增加,疫情反弹的形势下,道路安全隐患点多,管理难度较大。针对冬季交通安全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冷水镇结合地方实际,坚持“保安全、保畅通、强服务”和疫情防控两手抓,确保高质量完成冬季交通安全任务,工作中发现冬季交通面临3个方面问题。
一、错综复杂的路网结构,增加路面管控难度。冷水镇毗邻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忠路镇,有着沪渝高速入渝进川“第一门户”之称,往来交通道路15条,路网结构错综复杂,每天经停冷水服务区的货运客运车辆繁多。冬季交通面临学生流、务工返乡流相互叠加,客、货运输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高速公路将持续形成客流高峰。特别是春节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期间,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将出现井喷式增长,路面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恶劣天气频发,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压力大。冷水镇平均海拔1400米,冬季雨雾冰雪天气频发,最低气温零下15℃,积雪最厚可达40公分,农村道路地形复杂、安全设施不齐全和恶劣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驾驶人视线距离缩短,速度过快或操作不当,都是严重影响道路行车安全。此外,春运即将到来,人流、物流、车流大量增加,群众走亲访友出行频繁,道路交通事故进入季节性高发期,交通管理任务压力加大。
三、复杂的疫情防控与冬季旅游相互叠加,“疫情安全”与“交通安全”管控难度大。自我镇let's go游乐世界和高速露营基地开放以来,游客来冷返冷逐渐增多,导致我镇冬季交通车流量明显增多,2个景区的入场和出场交通道路不能有效满足冬季旅游道路运输的需要,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出行交通堵塞。冬季来临,我镇道路路面经常结冰,旅游游客不能有效掌握冰雪路面驾驶方法,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管理难度大。冬季旅游来冷的人员停留时间的不确定性,较高的人员流动对冬季疫情防控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为更好的开展冬季交通工作,保障道路安全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切实强化路面管控。一是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要以冰雪路段多发道路、道路交叉口、新建公路隐患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缺失为重点,全面开展排查梳理,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清单式治理,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道路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二是启动所有春运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配齐警力、配足装备,认真履职,发挥作用。三是科学安排警力,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动态巡逻管控,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及时查处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四是执法小分队每3天要由乡镇(镇)领导带队上路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每周深入村社开展整治,要在查处交通违法的同时,对劝导站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提升管控力度。
二、切实强化应急管理。把恶劣天气作为紧急重大险情对待,全面落实应急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勤务、应急处置等各方面工作,并建立与气象、医疗、交通、消防和清障部门的联动机制,科学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努力将恶劣天气给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积极做好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返程流量集中路段和易发交通拥堵点段,提前制定疏堵保畅预案,科学安排勤务力量,强化路面巡逻管控和交通疏导,强化主要收费站和服务区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对因大雾能见度低于50米、路面积雪结冰未清除、塌方及泥石流造成的安全隐患未消除的,一律封闭道路;出现冰雪、雾霾等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时,要通过警车带道、压速通行、间断放行、分车型通行、分流绕行等措施,确保省县道安全畅通;出现道路结冰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时,要按照“先省际干线、后县内道路”的原则,组织力量及时铲冰除雪,全面落实快速反应、快速救援、快速处置、快速清障工作机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
三、切实做好宣传服务,积极营造春运安全氛围。一是加强景区、农家乐健康教育宣传,引导游客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实行限量、预约、错峰等手段减少人员聚集,系统谋划部署,引导错峰出行;二是利用赶集日组织开展春运交通安全、疫情防控宣传活动,尤其是要组织驻村工作组、村干部开展入户宣传和院坝会宣传,切实强化学生流、务工返乡流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与疫情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