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希望田”,黄鹤镇百姓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隆冬时节的黄鹤镇汪龙村,以往的闲置地,已经种满了绿油油的青菜头,村民们正在忙着给青菜头除草、施肥,做好管护工作,为来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青菜头的种植,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同时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我们一年差不多可以在这里做40天,100元一天,一年差不多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黄鹤镇汪龙村村民余百寿笑着说。

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近年来,黄鹤镇汪龙村采取“村集体种植+农户自种”的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全面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让耕地恢复往日的生机。

据了解,近年来,汪龙村的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务工了,留守在村里的以老弱病残居多,不少农田无人耕种,成了撂荒地。汪龙村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探索出村集体代管代耕撂荒地+农户自种模式,既解决了村民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又盘活了撂荒地资源,还为留守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务工条件。

黄鹤镇汪龙村党支部书记王学会:“我们已经找到青菜头的收购厂家,以订单收购保底价每斤0.35元进行收购,全村总共有200余亩,这样每亩就能产生1000多元的效益,我们农户的经济也活起来了。”

据介绍,接下来,汪龙村将实施青菜头和辣椒轮作,轮作面积有200亩,明年在收完青菜头后将马上移栽辣椒,通过大力发展“青菜头+辣椒”产业,实现一地双收,进一步推动产业增效、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强,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从2022年以来,黄鹤镇全面开展撂荒地统筹利用,大力实施撂荒地改造,依托资源禀赋,做到复耕一块种植一块,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接下来,黄鹤镇将持续加强撂荒地整治,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者 黎超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