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部门街镇 登录 | 注册 | 智能机器人 |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走进石柱
首页>互动交流 > 在线调查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日期: 2021-07-01
字体: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

关于征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编制工作需要,现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若对《规划》有建议的,可在8月1日前,通过书面、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反馈意见,书面意见反馈地址:石柱县南宾街道玉带河北街1号214办公室;电子邮件反馈:491337174@qq.com;联系电话:73339075。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


                                               2021年71日


石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审议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

二〇二一年七月


一、发展环境.................................................................................... 1

(一)发展成就.......................................................................... 1

(二)面临形势.......................................................................... 4

二、总体要求....................................................................................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6

(三)发展目标.......................................................................... 7

三、主要任务.................................................................................. 11

(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 11

(二)推动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14

(三)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18

(四)构建灵活开放终身教育体系........................................ 19

(五)加强教育发展基础能力建设........................................ 21

(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3

(七)提高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能力........................................ 26

(八)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 28

(九)不断提高教育开放合作水平........................................ 30

四、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32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2

(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32

(三)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34

(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 34

(五)推动规划统筹落实........................................................ 35

附件一:石柱县教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 37



为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渝东教育强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关要求,结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教育2035《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充分考虑全县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条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石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石柱教育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新格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2019年亲临中益乡小学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完善学校党的组织体系,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善美教育理念持续深入推进,打造教育善美之师,形成教育系统积极向上、传导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的良好态势。

教育整体质量实现新提升。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占比分别达90%91.3%58.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7%。全面完成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学前教育规范有序。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整体水平显著提升,综合素质合格率均达到100%。高考质量稳步提高,本科上线率从38.7%提高到46.5%,位居渝东南地区前列。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更合理、专业更完善、针对性更强、产教融合更深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向好。终身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县。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成功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41所,学校获国家级奖项1个、市级奖项35个,学生获国家级、市级奖励和荣誉称号107余人次。

教育公平惠民彰显新成效。教育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出台实施学前至高中贫困家庭学生兜底资助县级补丁政策、石柱县籍县外就读贫困家庭学生县级补丁政策、石柱县籍贫困大学生学费补助补丁政策,基本实现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全程覆盖、全员覆盖。完善联控联保机制,严格遵照一对一模式开展辍学学生劝返及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做到有辍必劝、有劝必返,真正保障一个都不能少。持续开展结对帮扶,全县有4875名中小学教师结对帮扶9868名贫困学生,实现贫困学生帮扶率100%。扎实推行阳光校餐制度,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

教育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得到深入实施,县城区域内中小学严格按照小学划片招生、初中电脑摇号原则,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高中教育质量大幅提升。课后服务改革全面开展,学生参与率达98%以上,课后三点半问题有效解决。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行政审批服务高效推行。教育开放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与南岸区达成教育对口帮扶关系,县内6所学校与南岸区6所学校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山东沂源县重庆石柱县东西教育协作稳步推进,优质资源得到有效补充。

教育保障迈上新台阶。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逐渐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达58.41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65.19%。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公办幼儿园17所、中小学5所,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74所(含民办幼儿园26所),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117所,新增幼儿学位3000个、中小学学位6120个,实现建制乡镇寄宿制学校全覆盖。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通过教育部和市教委的终期评估验收,班班通、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达100%,成为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试点县。教师队伍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共引进研究生、免费师范生和公开招录及县外引进选聘优秀教师841名,市级骨干校长、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数量稳步增加,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期,也是新时代石柱教育优化供给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国家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战略布局及石柱全国生态康养胜地战略定位为石柱教育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部署,为石柱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带来时代机遇。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同时,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亲临石柱中益乡小学视察并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石柱教育发展送来浩荡东风、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和市级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叠加,为石柱教育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带来战略机遇。伴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石柱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带来了新机遇。

全县以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为中心,为石柱教育明确发展定位与方向。石柱县聚焦全域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明确以康养经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建设三区一枢纽一中心一胜地,这将赋予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产业人才与乡村人才的职责使命,有利于加快推动康养职业学校落地与县职教中心专业优化。

面对新形势,石柱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不够匹配,县城小学学位供给保障不够充分,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教育信息化相对滞后,教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育服务县域经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特色专业不突出,康养职业学校建设推进难度较大;部分干部和教师素养仍需加强,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要求的自觉性不高,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较为严重;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综合改革亟需深化,教育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破除,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教育生态尚未完全形成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特别是亲临中益乡小学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建设渝东教育强县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石柱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更具特色的发展,为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为推进石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丰富善美教育理念,持续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就学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全县各项事业的重要先手棋,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持续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四川省内江市、重庆市南岸区及綦江区教育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先进办学治校经验,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促进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不同学段有机衔接,统筹教育领域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

(三)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渝东南先进水平,基本建成教育强县。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2.“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2025年,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巩固渝东教育强县地位。

——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公平普惠、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支撑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分,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更加公平优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实现特色领先,与一批职业技能学校深度开展“3+2”合作办学,康养职业学院取得重要进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明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智慧教育新生态基本形成。

——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契合度持续提高,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吸纳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教育改革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自治成效显著,教育评价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交流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与南岸区、綦江区等地一区两群教育对口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西教育协作进一步深入。

——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备。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政府依法行政、统筹管理、科学决策、引领教育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各类学校办学活力不断激发。多元参与教育治理的共建共享新型关系基本形成。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2-1 石柱县教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2020

2025

属性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90

93

预期性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

58.2

60

预期性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

91.3

92.5

预期性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巩固率

%

100

100

约束性

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7

98

预期性

普高与中职学生比例

/

7:3

6:4

预期性

教育建设

标准化学校达标比例

%

88.24

90

预期性

智慧校园创建数

2

5

预期性

教育投入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

%

≥20

预期性

教师队伍

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

%

1:17

1:15

预期性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

%

77

80

预期性

市级学科名师及骨干教师占比

%

3.3

4.5

预期性

教育竞争力

人均受教育年限

9

10.4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1

11.5

约束性

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数量

6

1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教师培训必修课程。以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覆盖。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领导,推动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学段衔接、知行统一、内容完整、目标明确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常态化巡讲、精品化展示机制,积极探索跨学段、跨学科交流研修机制。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

增强中小幼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以善美教育理念为抓手,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推动学校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强中小幼德育课程序列化、校本化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小学德育品牌项目建设,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工作。推进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深入开展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中小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状况工作评估。

大力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一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志愿公益、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法治、生态文明和国防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创新。将学生的劳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加强劳动素养发展状况监测,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把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建构大中小幼相互衔接、纵向贯通的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推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课程,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建立学生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抽查复核机制,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发布、反馈和结果应用机制。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培育的美育课程目标体系,逐步完善学科审美基础+技能+审美创新等教学方式。大力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地方传统文化艺术、非遗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建设。定期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合力。积极引导家长发挥家庭第一课堂重要作用,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注重传承良好家风。探索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平台,规范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建设,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增强家庭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家校协同,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推进家庭教育服务专业化发展。丰富校外教育内容与形式,全面推进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正面宣传与舆论导向,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教育观,着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专栏1立德树人重点工程

体育特色学校建设行动计划:以校园足球建设为抓手,持续打造传统项目和地方特色项目,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和1-2项专项运动技能,到2025年,累计市级及以上体育特色学校10所、县级体育特色学校26所。

艺术特色学校建设行动计划:以声乐、舞蹈、民族器乐、民间工艺等为突破口,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5年,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艺术特色学校5所、县级艺术特色学校17所。

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提升计划:加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建设,到2025年,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营地5个、县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营地5个。

(二)推动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建立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并确保优先建设。加快推进西沱二小幼儿园,推动民族小学附属园、金御江山幼儿园改造升级,推动西沱云梯幼儿园、实验幼儿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持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主体参与方式大力发展公办园,增加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3-5所。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使用,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到2025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93%60%92.5%,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加快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步伐,全面改善幼儿园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落实幼儿园独立编制,解决幼儿教师缺编不达标问题,化解城区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强化科学保教理念,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鼓励一级以上幼儿园通过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举办分园、合作办园等联盟办园方式,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对幼儿园的源头监管、过程监管、安全监管和依法监管。

专栏2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重点工程

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标准化工程:严格执行教育部《幼儿园玩具配备指南》和《重庆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幼儿园的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全部达到规定要求。2021年完成一级园改造31所;2022年完成二级园改造39所;2023年完成三级园改造34所。

西沱二小幼儿园:办园规模为6个班,招收幼儿180人,建设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功能区主要包括教室、功能室、生活配套用房及运动场地。

实验幼儿园金御江山分园:办园规模为9个班,计划招收幼儿270人,装修面积2500平方米,包括运动场地、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

民族小学附属园:办园规模为12个班,计划招收幼儿360人,装修面积4000平方米,包括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西沱云梯幼儿园:办园规模为12个班,可容纳幼儿360人,新建园舍3150平方米,新建活动场720平方米,包括装修、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实验幼儿园二期:办园规模为6个班,可容纳幼儿180人,新建校舍2000平方米,内部装修2000平方米,包括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布局结构,加快城区老旧学校扩容改造,提高老城区教育承载能力,推动学校布局同县城同步规划、建设、使用,加快推进南宾中学、城南中学、好望山小学等中小学建设。完善和统筹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学校建设标准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与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标准,全面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台账,有效解决农村弱问题。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改革,实现集团内部干部教师柔性流动、课程教学互助互进、设施场地共建共享,到2025年,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达到70%以上、学区制管理实现全覆盖。健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促进中小学校际之间均衡发展。

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实施国家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和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推进第二高中新建、西沱中学校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完善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等辅助用房,优化高中办学条件,推动完全中学高中、初中分离办学,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加快配齐学科实验室、功能室设备设施,完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基础设施设备,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稳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课程管理,推进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构建优质课程资源体系,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多样发展。推动优秀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以石柱中学为试点建设生涯教育工作室,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贯通途径。深入实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对接强基计划,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新途径。

专栏3中小学校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南宾中学应急避险迁建工程:占地面积272亩,建筑面积约72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7105平方米,篮排球器械场6600平方米。

渝中实验小学综合楼:综合楼拟建7层,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占地1100平方米。

双庆小学迁建项目:办学规模为24个班,在校学生1080人。规划用地面积21499平方米(约32亩),净建设用地面积为11959平方米。建筑功能区主要包括综合教学楼、图书、行政综合楼、生活配套综合楼及运动场地。

第一初级中学23教楼改建工程:拆除原第23教学楼,就地重建7200平方米教学楼。

新建第四高中(置换民族中学办小学):办学规模初中39个班在校学生1950人,高中39个班在校学生1950人。一期项目建设用地31200平方米,新建校舍273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二期高中建设用地70200平方米,新建校舍390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新建石柱一中(置换石柱第一初级中学办小学):办学规模39个班,在校学生1950人。项目建设用地31200平方米,新建校舍273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好望山小学建设工程:办学规模42个班可容纳学生1890人。需征土地22680平方米,新建校舍13608平方米,新建运动场12237平方米及场平管网。

城南中学新建工程:设计规模为39个班,可容纳学生1950人。项目建设用地31200平方米,新建校舍273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石柱县中小学校提质工程:推进石柱中学学生宿舍、石柱县西沱中学校改扩建工程、石柱县西沱第二小学改扩建工程、石柱县西沱镇小学校改扩建工程、石柱县回龙中学图书综合楼、石柱中学体育运动中心、回龙中学教学综合楼、三河中学教师周转宿舍及多功能室等项目建设。

(三)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完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开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B教学区建设项目、职教中心综合培训大楼项目,高标准推进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强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适度扩大高职专科办学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专科学校。积极发展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紧扣全域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推动重庆民族康养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构建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优质专业群。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理念互鉴、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系统构建大中小学的职普融通新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研制推广学徒制工作规范和教学标准,推进学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逐步扩大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探索建立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机制。对接企业生产服务智能化流程,加快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智能化改造。推动“1+X”证书[1]制度落地,支持校企共同开发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职业院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及培训服务。鼓励企业向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积极参与国内外职业技能大赛,扩大石柱职业教育影响力。

专栏4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重点工程

石柱县民族康养职业教育学校:项目占地约215亩,新建校舍105000平方米,运动场21610平方米,配套建设场平管网和设施设备购置。

职教中心综合培训大楼项目:新建职业技术培训大楼12000平方米,含职业技术培训教室,实训室及附属等。

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B教学区建设项目:改造工程,将量劲科技对面两幢廉租房改造成为学生公寓,共288间,每间6;新建工程,含教学楼、食堂、实训楼、校门及办公场所30000平方米和运动场18000平方米相应基础工程。

优质中职学校与专业培育工程:建成市级高水平(紧缺)骨干专业3个。

(四)构建灵活开放终身教育体系

完善终身学习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打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壁垒,建立健全石柱县学分银行体系和学习成果认定制度,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终身教育新局面。积极引导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资源向全县人民群众开放学习。深入推动乡村、社区、家庭、社团、企业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定期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民读书月、社区终身教育节等群众性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构建学习型社会。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进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石柱分校转型高质量发展,建成重庆开放大学康养学院。引导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企业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订单岗位定向培训,建设一批继续教育基地,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积极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推进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快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对退役士兵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搭建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一批面向全县开放共享的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全覆盖。

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搭建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依托县社区教育学院,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和学习中心,形成学院-学校-学习中心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发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打造区域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立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市民学习提供支撑服务。广泛吸纳各行各业有特长有技术的优秀人士担任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五)加强教育发展基础能力建设

巩固教育扶贫和乡村教育振兴成果落实国家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协同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完善教育扶贫脱贫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持续保持贫困学生失学辍学动态清零。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关系,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农民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健全教育培训评选认定、动态管理、扶持激励等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积极对接市内高等院校,深入开展三师一家下乡服务,为乡村提供专家咨询、项目策划、产业论证等支持。鼓励和支持乡村学校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学校融入乡村振兴发展。

大力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继续实施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工作向学校、班级纵深拓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推动民族艺术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竹玲球等项目融入学校课堂,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资源库。加大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岗位生活费补助经费投入,确保教师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

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巩固推普脱贫成果,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持续开展语言文字达标学校建设。抓好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全面提升市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完善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提升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提升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补齐特殊群众发展短板,让特殊群体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工作。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优化简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要求,健全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扩大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覆盖面;加强医教结合,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注重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确保享有一生一案教育服务。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

提高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质量。建立目标清晰、多元开放、体制健全、机制完备的教研工作新体系。推进教研机构标准化建设,促进教研机构服务行政决策、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能力提升。完成教师进修学校迁建工程,推进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教师进修学校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培训实践基地县级名师工作室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优化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结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本土化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专栏5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工程

教师进修学校(重庆电大石柱分校、社区教育学院)建设工程:教师培训5000人次以上/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保持1800人的办学规模,社区教育培训3000人次以上/年,建筑面积1万㎡,用地面积35亩。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特殊教育学校按252人规划,用地面积23.8亩。

(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党支部工作活动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师德师风多元监督体系,落实师德师风负面清单、通报警示、师德失范惩戒等相关制度,实施师德师风评价档案制度,完善教师违法信息查询制度,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第三方评价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树立石柱教育善美之师良好社会形象。

完善师资培养与供给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招聘方式,科学合理制定教师补充计划,逐步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起点,重点考察教师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持续开展石柱教育人才引进工作,每年柔性引进一批教育专家、骨干教师、高学历教师等高素质人才。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衔接机制,认真实施国培、市培、县培工作。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和中小学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培养,壮大县内名师队伍。探索班主任改革发展模式,对音乐和美术、体育与健康、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探索推行一校多用走教制度。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素质。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和学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纳入全县教师培训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推动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推进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互聘。提高教师智慧教育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教师职前职后衔接的智慧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智能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情境创设和分析评价等能力。鼓励支持校长、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形成办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优化教师管理服务。创新和规范教师配备。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完善交流轮岗激励机制,畅通教师城乡一体配置渠道,引导城镇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健全教师聘用考核机制,加强聘后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竞争择优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师退出机制。

提升教师地位待遇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持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教。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健全教师表彰奖励机制。落实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切实维护和保障教职员工合法权益,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完善落实教师薪酬待遇和工资收入制度,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探索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完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职业院校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

专栏6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善美之师培养行动计划。以培养善美之师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切入点,实施善美好教师全员培训5100人、国培助力善美青年教师成长培训600人、善美德育专题培训1000人、善美名师梯队培养450人、善美文化进课堂培训200人,以善美之师推动善美教育,以善美教育成就学生的善美人生。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养行动计划。根据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5100人、幼儿园教师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培训200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新课标、新教材与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3000人、高中教师新教材、新课改、新高考适应能力提升培训800人、中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150人、研修机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120人次、县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级研修150人次、学历提升(在职研究生)培训100人,为建设渝东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名校(园)长培养行动计划。根据校长专业标准,通过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影子研修、专题论坛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模式,培养市级骨干校(园)长2-3名,县级骨干校(园)长20名,县级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1-2名,健全名校(园)长培养机制,打造专家型、领航型的名校(园)长梯队。

(七)提高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能力

大力营造智能学习环境。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校园有线、无线、物联网三网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物理空间和网络室间有机衔接、智能灵活、开放共享的校园环境。完善新型智慧校园基础设施,推进校园教学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创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5所。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智能技术,创建多维度校园智能感知系统,探索构建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加强校园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共建共享优质智慧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作用,扩大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智慧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体系。依托国家、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石柱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县内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聚合一批优质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加强网络联校、名校网络课堂、名师课堂、远程同步智能课堂建设与应用,向薄弱学校精准推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助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

创新智慧教育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和时间限制,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内容、方式、评价创新。丰富智慧课程内容,开设中小学编程教育、跨学科学习和创客教育,加快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教学环境建设,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的常规应用。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快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人人享空间,推动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全面实现三个课堂[2]在中小学常态化按需应用。创新评价指导方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完善智慧教育治理体系依托石柱县教育管理平台,实现教育管理数据多元化伴随式收集,推动教育管理流程、结构和职能的重构再造,构建融通教育管理数据和跨部门业务数据的教育大数据决策系统。开展教育态势感知、校园环境监控、学校质量监测、学校创新能力评测、教师教学特征分析、学生学情诊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精准扶贫等数据分析,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供决策支撑。

专栏7智慧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教育云基础能力建设行动计划:依托渝教云,建成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为一体的石柱教育云,为全县学校提供稳定、高效、安全的服务,支持学校教育管理、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数字化管理,为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保障。

名优教育资源库建设行动计划:努力构建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库,同国家和市级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通过专递课堂、网络课堂、名师课堂的建设与应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建设行动计划:加强师生智能化教学终端推广应用,逐步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智慧环境下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新策略应用研究,引领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智慧化教育模式转变。到2025年,力争创建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5所。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计划: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变革,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引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发展,深入开展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教师接受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达到100%,全面提升教师和管理者信息素养。

(八)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推进学校评价改革,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幼学校评价。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一线学生工作。推进学生评价改革,树立科学成才观念,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德智体美劳评价体系。推进社会选人用人评价改革,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推动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落实平等就业要求。

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小初高贯通衔接教育培养机制,推动小初高协同高质量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免试、测评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初中学校政策,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方式同步招生。

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登记管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研究制定非营利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与预算会计制度,突破改革难点。按照整合发展民办中职教育、特色发展民办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民办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民办培训教育的思路,推动民办学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内涵发展。完善民办教育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健全支持和规范政策。严格规范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行为。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3]。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着力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规范运用柔性执法手段,开展联合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指导,不断提高依法治教能力。加快落实推动学区制管理改革,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多元主体办学改革,探索政府购买职业培训、优质课程服务。全面推进学校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校章程与教育规律办学,积极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推动中小学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校,加快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规范和优化学校决策流程;完善学校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提高学校办学能力和自我监管能力。

(九)不断提高教育开放合作水平

加强县内教育资源互动共享。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探索优质学校设立分校区、优质学校委托管理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划归优质学校管理等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完善办学体制机制,规范招生入学机制,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收益面。持续加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优质师资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小学阶段实行县统筹、乡镇内一体化管理机制,对美育、体育与健康、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推行走教制,为村小、教学点提供师资支持。

推进县外教育交流合作。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四川省内江市、重庆市南岸区及綦江区等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实施“互通互助”项目,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完善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深入开展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积极搭建东西部区域性教育研讨交流平台,推进跨区域合作培养优秀教师,建立大中小幼教师定期访学机制,探索跨行政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学习借鉴先进教育发展与治理经验,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教育系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发挥各类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提升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持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县GDP比例不低于4%

多渠道扩大社会投入。完善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建立与拨款、资助水平等相适应的非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手段,改善环境、优化服务,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落实土地、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鼓励出资、捐资办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额用于教育等相关政策。依法落实民办学校举办者筹措办学经费的法律责任。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重点领域的调整机制。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推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不断完善适应教育体制、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完善学校财务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教育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教育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加大教育财务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管。

(三)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严格落实《重庆市教育督导条例》。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促进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报告发布、督导评估结果公告和整改复查制度,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完善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制度,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建立覆盖德智体美劳五育和各学科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强化监测结果运用。加强督导责任区建设,推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挂牌督导全覆盖。建立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制度,完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推动建设一批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示范校。完善教育专项督导制度,紧紧围绕教育重点目标任务,切实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学校安全稳定、职业教育等各项督导评估,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加强教育督导评估专职队伍建设,按照讲政治、敢担当、懂教育的要求选聘督学,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质量监测职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

建立健全教育系统风险防控机制,强化专项研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筑牢网络安全屏障,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切实加强对国家课程落实的监督和地方校本课程建设的监管,着力完善课堂教学及学术活动意识形态管理。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持续做好涉校涉生非正常死亡防控工作。推进平安示范学校创建。建立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应对教育突发安全事故。全面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校车安全、反恐安全、食品安全、校舍安全、网络安全、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的排查整治。探索构建互联网+安全防范体系,提升校园风险主动发现和预警能力。持续关注和防范教育系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时化解影响校园及周边安全的突出矛盾及典型敏感事件。强化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家长安全法治意识,掌握安全常识。

(五)推动规划统筹落实

把教育事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和完善县委、县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到学校调查研究、上讲台作报告、解决问题制度化常态化。县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实施责任制,落实责任分工,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构建教育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年评估、中期评估、总结评估、专项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适时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评估结果的运用,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加强规划编制、实施、评估、监督考核全过程的舆论宣传,及时报道规划实施新机制新做法,充分反映新进展新成效,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一:石柱县教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建设规模和内容

项目业主

总投资(万元)

建设期限(年)

备注

合计投资(万元):

283635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重点工程

3070



1

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标准化工程

配备

严格执行教育部《幼儿园玩具配备指南》和《重庆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幼儿园的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全部达到规定要求。一级园312021年完成;二级园392022年完成;三级园342023年完成。

县教委学前科

340

2021-2023


2

西沱二小幼儿园

新建

办园规模为6个班,招收幼儿180人,建设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功能区主要包括教室、功能室、生活配套用房及运动场地。

西沱二小幼儿园

790

2021


3

实验幼儿园金御江山分园

装修

办园规模为9个班,计划招收幼儿270人,装修面积2500平方米,包括运动场地、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

实验幼儿园金御江山分园

250

2021-2022


4

民族小学附属园

升级改造

办园规模为12个班,计划招收幼儿360人,装修面积4000平方米,包括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民族小学附属园

330

2021-2022


5

西沱云梯幼儿园

新建

办园规模为12个班,可容纳幼儿360人,新建园舍3150平方米,新建活动场720平方米,包括装修、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西沱云梯幼儿园

960

2021-2022


6

实验幼儿园二期

改扩建

办园规模为6个班,可容纳幼儿180人,新建校舍2000平方米,内部装修2000平方米,包括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实验幼儿园二期

400

2021-2022


中小学校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185475



7

南宾中学应急避险迁建工程

新建

占地面积272亩,建筑面积约72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7105平方米,篮排球器械场6600平方米。

石柱县国资集团

87946

2021-2023


8

渝中实验小学综合楼

新建

综合楼拟建7层,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占地1100平方米。

渝中实验小学

1500

2021-2021


9

双庆小学迁建项目

新建

办学规模为24个班,在校学生1080人。规划用地面积21499平方米(约32亩),净建设用地面积为11959平方米。建筑功能区主要包括综合教学楼、图书、行政综合楼、生活配套综合楼及运动场地。

重庆中福神州置业有限公司

5000

2021-2022


10

第一初级中学23教楼改建工程

新建

拆除原第23教学楼,就地重建7200平方米教学楼。

第一初级中学

3600

2022-2024


11

第四高中

新建

办学规模初中39个班在校学生1950人,高中39个班在校学生1950人。一期项目建设用地31200平方米,新建校舍273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二期高中建设用地70200平方米,新建校舍390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石柱县民族中学

18558

2022-2024

置换民族中学办小学

12

石柱一中

新建

办学规模39个班,在校学生1950人。项目建设用地31200平方米,新建校舍273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第一初级中学

18558

2022-2024

置换石柱第一初级中学办小学

13

好望山小学建设工程

新建

办学规模42个班可容纳学生1890人。需征土地22680平方米,新建校舍13608平方米,新建运动场12237平方米及场平管网。

县教委

10205

2023-2025


14

城南中学新建工程

新建

设计规模为39个班,可容纳学生1950人。项目建设用地31200平方米,新建校舍273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附属管网及设施设备等。

县教委

18558

2022-2024


15

石柱中学学生宿舍

改扩建

占地面积8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共六层,包括828套学生床。

石柱中学

1885

2021-2022


16

石柱县西沱中学校改扩建工程

改扩建

改扩建西沱中学校食堂综合楼,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设面积4800平方米,3层楼,其中12层为食堂,3楼为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配置设备(会议椅800把)。新建西沱中学校艺体综合楼,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共5层楼,含室内体育场、艺术室等。新建西沱中学校图书综合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共5层楼,其中含电子图书室、阅览室等。

西沱中学

3995

2023-2024


17

石柱县西沱第二小学改扩建工程

改扩建

西沱镇第二小学校教学综合楼拆迁原23号教学楼,在原址后面学校权属范围内空地修建用地面积999.5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共五层容纳二十个班的教学楼。西沱镇第二小学校功能室综合楼拆迁原5号教学楼,在原址新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共五层的功能室综合楼。西沱镇第二小学校运动场在原旧操场上改扩建塑胶运动场,改扩建面积7000平方米,集足球场、排球场、环形跑道等综合运动场。

西沱镇第二小学

2100

2022-2024


18

石柱县西沱镇小学校改扩建工程

改扩建

西沱镇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拆除原老旧校舍重建校舍面积5000平方米及附属设施设备等。西沱镇小学运动场地建设新建标准运动场6000平方米及舞台等附属设施设备等。

西沱镇小学校

3010

2022-2025


19

石柱县回龙中学图书综合楼

改扩建

已征用土地,新建教学图书楼15064.54平方米。

回龙中学

3780

2021-2023


20

石柱中学体育运动中心

改扩建

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两层包括室内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馆。

石柱中学

5000

2021-2024


21

回龙中学教学综合楼

改扩建

占地面积8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23.84平方米,共5层。

回龙中学

1780

2021-2022


职业学校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76960



22

石柱县民族康养职业教育学校

新建

项目占地约215亩,新建校舍105000平方米,运动场21610平方米,配套建设场平管网和设施设备购置。

石柱县职教中心

61000

2023-2026


23

职教中心综合培训大楼项目

新建

新建职业技术培训大楼12000平方米,含职业技术培训教室、实训室及附属等。

石柱县职教中心

4200

2021-2022


24

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B教学区建设项目

改扩建

一是改造工程,将量劲科技对面两幢廉租房改造成为学生公寓,共288间,每间6人。二是新建工程,含教学楼、食堂、实训楼、校门及办公场所30000平方米和运动场18000平方米相应基础工程。

石柱县职教中心

11760

2023-2025


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工程

18130



25

教师进修学校(重庆电大石柱分校、社区教育学院)建设工程

新建

教师培训5000人次以上/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保持1800人的办学规模,社区教育培训3000人次以上/年,建筑面积1万㎡,用地面积35亩。

县教委

9500

2022-2024


26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新建

特殊教育学校按252人规划,用地面积23.8亩。

县教委

7730

2022-2024


27

三河中学教师周转宿舍及多功能室

改扩建

新建教师周转房综合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三河中学

900

2022-2023




[1] “1+X”证书: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 “三个课堂”: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来自《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号)》。

[3] 来源:《重庆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中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