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案件手法释义及防骗提醒

(一)冒充领导诈骗    

诈骗手段:犯罪分子通过领导的照片作为头像,主动联系本单位职工及辖区的企业负责人、产业大户并加为好友,采用关心企业发展、将给予相关政策或好处等方式进一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再以亲戚、朋友需要借钱,自己不方便从私人户转款为由,要求受害人代为转到指定账户实施诈骗。

防骗提示:这类受害人和领导认识,但不熟悉,所以领导平时发朋友圈提示,这类人是看不到的。接到转账需求,一定要换一种途径(见面、电话)核实确认后再转钱。

(二)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手段:一是冒充金融、通讯等垄断行业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银行卡、电话、有线等被人冒用于犯罪,并导致欠费。 二是冒充公安出示逮捕令、通缉令,恐吓受害人不自证清白将被限制人身自由,令受害人极度恐慌。三是冒充检察官或者法官,指挥受害人将所有钱财转入所谓国家安全账户进行验资,以洗脱罪名。

防骗提示: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通过电话调查你是否涉嫌犯罪,更不会通过转移资金的方式让你自证清白,遇到可疑情况一定及时报警核实。

(三)婚恋交友诈骗(杀猪盘) 受骗对象为单身或离异女性,年龄30至45岁,被骗金额一般很大,多的有上千万级的,我县最多有被骗200万以上的。

诈骗手段:犯罪嫌疑人前期通过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陌陌、抖音等)、甚至有在学习强国上加为好友的,与被害人交友,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婚恋关系,网上交往过程中,会把自己进行包装,朋友圈天天晒豪车、豪宅,或晒自己是从事金融方面的职业,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以自己有事、或在飞机上不方便操作,让受害人帮助操作自己持有的投资理财、甚至是赌博账号,让受害人看到其赚钱很容易,并给受害人讲是网站系统存在漏洞、认识黑客、有内幕消息、有专业导师团队等,投资是包赚不亏,然后再一步一步诱导受害人投钱,投钱后会让受害人看到其账户内天天能赚钱,后期将诱导受害人借贷进行大额投钱,等看到受害人实在找不到钱的时候就会消失,并让受害人登录不上以前投资的网站。

防骗提示:网络交友要谨慎,赌博博彩勿参与。

(四)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受害人群大多为中年男性,有过购买股票理财产品的人容易受骗,其在股票理财交易中的信息被泄露。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首先通过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陌陌、抖音等)、短信、网页上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这个时间可能性会是三四个月或半年,一段时间后被害人主动联系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嫌疑人主动加被害人为好友,嫌疑人就会将投资理财网站或APP发送给受害人,谎称能轻松赚钱、有内幕消息、有网站漏洞或者谎称自己为职业投资顾问、证券经理等,诱导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被害人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再与对方交涉时,发现对方将自己拉黑或者失联。

防骗提示:“专业讲师”信不得,凡是诱导参与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不认识的人带你网上投资赚钱,这样的好事怎么会有!

(五)虚假贷款或代办信用卡诈骗(杀鱼盘),中年男性被骗的多。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微信群、QQ群等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有的是受害人自己在网上搜索的网址,有的假冒银行发送短信,拨打电话邀请持卡人提额,诱导持卡人按照其要求操作,有的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受害人在网上办理贷款过程中以通过收取受害人保证金、流水不够要刷流水、中介费等方式实施诈骗。

防骗提示:诈骗分子瞄准的是那些急需要用钱又对信用卡、贷款业务缺乏了解的人,通过专业话术剧本,受害人很容易就上钩。网上贷款让先交钱的一定是诈骗。

(六)网上兼职、找工作、刷单诈骗。待业、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35岁以下女性被骗的多。

诈骗手段:犯罪嫌疑人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犯罪嫌疑人利用话术诱骗被害人,在其提供的链接或者APP上进行购物付款操作,并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一般在刷单过程中,被害人刷第一单时,犯罪嫌疑人会小额返利让被害人尝到甜头,当被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刷单返利类除在购物网站付款刷单的形式之外,还有以谎称抖音、快手等视频直播软件提升人气为由,刷粉丝、点赞的;谎称博彩网做活动,刷彩票流水的;谎称股票大盘提升交易活跃度,刷股票交易的,与传统刷单类似,犯罪嫌疑人均是以兼职刷单作为引导,并承诺返利、返佣金,一般被害人刷第一单时,犯罪嫌疑人同样会小额返利让被害人尝到甜头,当被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网络刷单诈骗的实施者准确掌握了被害人的心理。在最开始的时候,诈骗分子会以练习刷单业务流程为幌子,刷单成功后,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可以迅速返还。被害人尝到了甜头,一旦上钩后,就需要完成连续任务,数额达到一定规模,诈骗分子又会以各种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诱导其向诈骗账户再度汇钱。很多被害人直到被诈骗分子拉黑后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防骗提示: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拒绝网上是兼职、赚钱、刷单。动动手指都能挣钱的话,都没有人去工厂工作了。

(七)冒充电商客服诈骗   喜欢网上购物的女性被骗的多。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淘宝、天猫、京东、小红书、拼多多、闲鱼等),谎称被害人购买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在运输中损毁,以可给予被害人退款、理赔等为由,诱导被害人泄露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将被害人银行卡内钱款转走;或者因商品质量原因导致交易异常,将冻结被害人账户资金,让被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冒充客服又有一种新的诈骗方式以误将被害人升级为会员、误将被害人授权为代理、误给被害人办理了商品分期业务等,如不取消上述业务将扣费为由,诱导被害人转款,实施诈骗;或以被害人会员积分、芝麻信用积分不足不能退款为由,让被害人提高会员积分进行贷款,并指引被害人将贷款向指定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防骗提示:此类诈骗能成实施成功的原因是购物信息、物流信息被泄露,犯罪分子能准确说出我们的名字、电话号码、所购物品、快递的运输信息,取得受害人的绝对信任。接到此类客服电话不轻信、不盲从,无法辨别时,请登录电商官网进行咨询。客服不会主动打电话联系理赔或退款。

(八)裸聊类诈骗  受骗者为20多岁的男性

诈骗手段:受害人在网上浏览一些黄色网页,通过QQ、微信等主动添加网页上的联系方式,然后诈骗分子引诱受害人下载制定APP,该APP伪装成直播软件,实则为获取受害人手机信息的木马APP,最后以公布受害人信息和不雅照片、视频为手段敲诈受害人,迫使其就范。

防骗提示:倡导文明上网,远离网络不良行为,拒绝裸聊。

(九)游戏类诈骗  受诈人群为在校学生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在游戏软件、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游戏点卡优惠充值或游戏装备交易广告,引诱受害人充值或者买卖装备,之后欺骗受害人因安全等问题导致充值、买卖受阻,需要缴纳保证金消除以上问题,并承诺数分钟后就会返还,通过此方式持续实施诈骗,直至受害人醒悟。

防骗提示:要充值或者交易装备,一定要到官方游戏网站进行,以防被犯罪分子利用后受骗。

  1. 冒充QQ好友或微信好友诈骗。受骗人群一般为学生。受骗的金额一般不大,几千元。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先盗取QQ或微信,然后与被盗取的QQ或微信上的好友进行联系,有的是直接借钱,有的是说自己的朋友或亲属生病、发生车祸急需要钱,但自己的账户转款转不了,需要请好友帮助转,并称已转给好友了,要24小时到账,请好友先用自己的钱先行转过去。以此手段诈骗QQ或微信上的好友。防骗提示:请电话核实后再操作。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几项工作:1、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使用和推广,“国家反诈中心” APP集四大功能于一身:一是“诈骗预警”。智能识别涉嫌诈骗的来电、短信、APP,并及时预警,极大降低受骗可能性。二是“风险自查”。遇到陌生可疑的支付账户、IP、网址、QQ、微信等,均可进行风险查询,避免资金风险。三是“学习防骗”。定期推送防诈文章,曝光最新诈骗案例,提高防骗意识。2、平常工作中的防骗宣传:18岁至50岁以下的人群易受骗,这之中特别是女性(今年以来女性受骗占全部发案的65%以上)。建议辖区内的18岁至50岁的在家的建立工作群,我们将定时推送我县的一些案例。3、预警劝阻工作。公安机关会定时推送一批容易受骗的高危人员,接到通知后请大家及时提醒当事人及当事人的亲属注意管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