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群血清学监测

    6月24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往鱼池镇、黎场乡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群血清学监测。

据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是一种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本次监测在我县6个乡镇,10个监测点抽取从事农耕、采茶、野外作业、接触野生动物等人群进行采血,并考虑到尚不清楚不同年龄组感染病毒的差异,将监测人群分为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5个年龄组,开展血清学检测。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向村民讲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蜱虫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村民对该疾病的正确认识,采取科学的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因不当操作造成疾病的传播。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定期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工作,同时加大对该疾病的宣传力度,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