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艺演出市场持续繁荣 文化大餐滋养重庆市民生活
“专门请假来重庆看脱口秀,顺便再看一场‘舞剧天花板’。”2024年12月29日晚,施光南大剧院,潘涛拖着行李箱匆匆进入检票口。在大厅里,他和友人商量着行程安排,准备看完1月3日上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后,再返程甘肃。当晚,一场脱口秀演出在这里进行,全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热闹的观演场景,也发生在重庆大剧院和国泰艺术中心。12月24日,重庆大剧院上演保加利亚瓦尔纳国家歌剧院乐团维也纳歌唱家新年音乐会;12月26日,国泰艺术中心上演意大利里米尼乐团2025歌剧之夜新年音乐会。两场演出同样火爆,观众在品味艺术魅力中迎接新年。
2024年,重庆文艺演出市场持续繁荣。记者梳理发现,重庆大剧院全年演出600场,超过50万人次观演;施光南大剧院等7个剧场,共举办2560场次演出;国泰艺术中心为市民带来近300场演出活动。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也为城市增添了文化热度,形成强大的“文化磁吸力”,进一步激发了文旅、交通、餐饮等消费潜力。
引进来
高雅艺术与流行文化为市民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交响音乐会,旋律时而激昂澎湃、时而轻柔婉转,让市民领略古典音乐的魅力;芭蕾舞剧演出,舞者以轻盈舞姿讲述动人故事,让观众沉浸于高雅艺术殿堂;巡回演唱会,歌手与粉丝互动,热情点燃城市夜晚;脱口秀表演幽默风趣,市民在放声大笑中释放压力……高雅艺术与流行文化,为市民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7月13日—15日,民族舞剧《红楼梦》首度来渝,在施光南大剧院连演4场。“之前西安、成都等场次的票我都没抢到,终于在重庆如愿看到了这部剧。”“一直关注国产舞剧,能抢到票真幸运。”“无论表演还是灯光、舞美,都太值得抢票来看,果然是我的‘梦中情剧’。”观众们口中的一个个“抢”字,道出这部剧受欢迎的程度,开票当日仅用时3分钟,5000多张票就售罄。
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来渝演出时,同样一票难求。该剧于10月17日—20日在重庆大剧院连演5场,创造了重庆大剧院国际音乐剧项目的销售纪录。演出前一天的见面会上,主创们与近200名观众互动时,忍不住连唱6首歌曲回馈市民的热情。
11月底,国泰艺术中心首次举办芭蕾艺术周。6部经典芭蕾舞剧连演,让市民感受不同国度的艺术之美。
“去年一整年,看了《惊梦》《只此青绿》《日出》《陈三两》等剧目,临近年终还听了一场新年交响音乐会。”市民范卿表示,如今重庆演出的剧目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文化需求,让市民的闲暇时光多了不少文化味儿。
走出去
传统艺术在传承创新中焕发生机
本土传统艺术也在传承创新中焕发生机。
川剧走出重庆,走到厦门、宁波、上海、合肥、南京,这张极具重庆辨识度的文化名片传播得更广;京剧融入现代元素,以天地为帷幕、山水为舞台,与观众零距离互动,在传承创新中“活起来”;杂技魔术表演从传统文化中取材,引发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一部部“渝字号”舞台文艺精品,不仅让重庆市民大饱眼福,也让各地观众成为粉丝。
2024年,重庆大剧院原创品牌江畔音乐会再次“上新”,传统戏曲登上了舞台。4月到5月,在两江交汇处,两场“国粹之美”·渝夜京韵江畔音乐会接连上演。
作为忠实的戏曲粉丝,市民陈欣一场不落,“吹着江风,感受着传统国粹的魅力,眼前是现代化大都市的璀璨霓虹。这一刻,传统文化与繁华城市交相辉映,令人沉醉。”
1月2日上午,重庆杂技艺术团演员焦露蓉正在排练厅练习空手出花,1月中下旬,她将携魔术《天女散花》前往河南周口,参加2025中国杂技大联欢的录制。
2024年6月,《天女散花》摘得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最高奖——“金菊奖”金奖。该魔术节目相继在沈阳、武汉、北京等地上演,广受好评。
“与传统魔术表演不同,《天女散花》更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赋予魔术表演中的漂浮、消失、转移等技巧以情感,多了几分文化自信。”焦露蓉说,这也许是《天女散花》获得赞誉的重要原因。
而在重庆,不断突破、不断走出去的文艺精品还有很多。去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由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艺术家沈铁梅领衔主演的《江姐》,首次造访闽、浙、沪、皖、苏五省市。行程历时20多天,辗转3300多公里,累计演出10场,所到之处收获了无数专业人士和观众的赞赏。
沉下心
剧院探索多元路径丰富演艺生态
演艺市场蓬勃发展,剧院作为核心阵地也积极探索多元路径,丰富演艺生态。
“2024年,观演需求叠加了出行和旅游需求,演出消费与其他品类消费相结合,演出市场呈现上升态势。”在重庆演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去年重庆演出市场呈现出几个特点。具体来说,演出产品供给层次丰富、形式多样;剧场、演艺新空间、户外演艺等多品类联动,丰富了夜间消费场景;尤其是大型演唱会,深度激活各地文旅资源,持续发挥跨城带动效应。
“我们引进剧目时,首先考虑的是项目的艺术品质,除了具有成熟商业价值的《红楼梦》《只此青绿》以外,也挖掘《平如美棠》等具有原著基础、有潜力的市场新作。”该负责人介绍,对于爆款剧目一般会提前一年对接沟通,比如为了让重庆观众能看上《红楼梦》,施光南大剧院还做了舞台改造。
“考虑到观众群体结构发生变化,欣赏喜好也有所改变,从2023年起我们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重庆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重庆观众已经非常成熟,有自己的艺术喜好,也具备一定的鉴赏力,引进更多、更好、更新的演出项目组成艺术的饕餮大餐,让观众各取所需,成为剧院的核心追求。
据介绍,过去一年,重庆大剧院进行了诸多尝试,比如持续坚持市民开放日、打开艺术之门等普及活动;在演出候场期间增加了趣味游戏活动“交友局”;为赶着看剧来不及就餐的观众免费准备“能量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