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永不褪色的“烈士证书” —— 张承燕烈士追认纪实
为人民做过有益工作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人民更不会忘记。近日,记者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中共三根树党支部成立时的首任党支部书记,牺牲于1929年2月的张承燕同志被追认为烈士。
张承燕同志革命事迹
1907年11月,张承燕出生于三星乡三树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冬,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曹成武(曹天禄)来到该乡三根树小学教书,传播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张承燕受其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教育。1926年春,经中共党员廖子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党的秘密工作。
1927年春,张承燕以“抗丁、抗款、抗压迫”为口号,组织亲戚、同学、朋友20余人成立了“青年自治会”,并逐步发展到200多人。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三根树农民协会,张承燕被推选为农民协会会长。
1928年春,经请示中共四川省委同意,中共丰都县委批准建立三根树党支部,由张承燕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建立后,他积极培养和发展党员,建立了6个党小组,逐渐壮大了党组织力量。
同年秋,在三根树党支部领导下,三根树农民协会组织300多人召开农民赤卫队和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取名马家坝双凤庙苏维埃政府,张承燕任主席。同时,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农民赤卫队,张承燕任赤卫队大队长。
1929年2月19日,按照党组织工作意图,为团结和争取进步力量,抗击反动统治,张承燕和部分赤卫队队员一起到下路做“义”字号袍哥刘凤廷的思想工作后返回三根树途中,在冒水凼(小地名),被国民党顽固分子王昆山纠集反动势力暗杀,壮烈牺牲,时年22岁。
扎实推进“追烈”工作
长期以来,我县广大群众因张承燕同志为革命牺牲,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烈士而对他广为传颂。社会各界人士怀着崇敬之情,纷纷到其墓地祭奠缅怀。事实上,在此之前,他还没有按照程序被评定为烈士。
为追忆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2021年8月10日,三星乡人民政府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请求追认张承燕同志为烈士。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仔细查阅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石柱县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石柱县志》、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石柱县卷)、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大事记(石柱县卷)等资料,走访当地老人和知情人,于2021年9月15日向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递交了《关于追认张承燕同志为烈士的请示》,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随即向退役军人事务部报告。
退役军人事务部对张承燕同志的革命事迹和牺牲情节反复进行调研,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张承燕同志评烈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2023年5月10日,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巡视员艾晓林来到我县,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召开了关于评定张承燕同志为烈士的史料核实工作专题会,听取了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志办、三星乡人民政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对张承燕同志革命事迹的调查情况、相关文史资料的编纂及核实情况的汇报,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对张承燕同志的革命事迹进行了研讨。
会议一致认为,张承燕同志的革命事迹属实,相关史实资料互相印证,文史资料记载详细真实,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之规定,张承燕同志符合烈士评定标准。
迟到的“烈士证书”
经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批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相关规定,在烈士褒扬系统对张承燕同志的相关材料进行申报。7月上旬,申报材料顺利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的系统审核,批准张承燕同志为烈士。
张承燕是我县第一名共产党员,成立了我县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中开展革命斗争,年仅22岁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我县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的一面旗帜。
三树村党支部书记马正华说,这张“烈士证书”虽然来得有些晚,但终究还是来了,不遗忘就是最好的纪念!
三星乡党委书记谭千红说,张承燕同志被追认为烈士,弘扬了烈士精神,他的革命精神永不褪色,将激励更多的干部群众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奋勇前行。(记者 隆太良 通讯员 曾凡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