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利局 关于石柱县国道G351沪渝高速三店互通至南宾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卷洞大桥、双庆中桥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石柱水利许可〔2024〕120号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利局
关于石柱县国道G351沪渝高速三店互通至南宾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卷洞大桥、双庆中桥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交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你司报来《石柱县国道G351沪渝高速三店互通至南宾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卷洞大桥、双庆中桥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送审稿等相关资料收悉。我局于2024年7月8日组织专家对《报告(送审稿)》进行了技术评审,评价单位重庆硕方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根据专家组的初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交专家组复核形成《报告》(报批稿)报送我局。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现就该项目洪水影响评价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如下:
一、工程概况
卷洞大桥位于石柱县南宾街道红星社区红光组,地处龙河左岸一级支流焦石溪,桥梁距龙河汇合口约380m,为卷洞大桥新建右幅桥梁,主要涉及焦石溪改道、改沟盖板涵、改移污水管、改移天然气管道。双庆中桥位于南宾街道双庆社区,地处龙河左岸一级支流河坝场河,桥梁距龙河汇合口约565m,该桥为原桥拆除重建桥梁。卷洞大桥、双庆中桥是石柱县国道G351沪渝高速三店互通至南宾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跨越焦石溪、河坝场河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
二、原则同意工程涉河建设方案
(一)卷洞大桥涉河段
⑴卷洞大桥
该桥梁为新建右幅桥梁,起止桩号为K2164+210.815~K2164+760.355,桥梁总长549.54m。全桥共4联:2×30m+4×40m+4×40m+4×40m;第一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T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其余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台、桥墩采用矩形盖梁柱式墩、桩基础;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柱式台,14号桥台采用U型台,4~7号墩采用矩形实心墩,其余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桥梁7号礅占用焦石溪沟道,需对焦石溪改道,另外桥面跨沟占用沟道空间,涉及焦石溪长度30.8m(包括既有卷洞大桥)。
⑵焦石溪改道
根据焦石溪防洪标准20年一遇洪水,焦石溪改道断面拟定为梯形,堤距为底宽6.0m,堤顶宽13.2m,高度3.6m,岸坡坡比1:1,边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堤脚采用埋石砼镇脚,镇脚顶宽0.5m,底宽0.8m,高度为1.0m。进口沟底高程557.5m,出口沟底高程556.0m,改沟纵坡1.56%,上下游与焦石溪沟顺接。焦石溪改道长96m(包括改沟涵洞)。
⑶改沟涵洞
改沟涵洞布置于焦石溪改道桩号0+040处,涵洞设计为2孔盖板涵,上下进出口为八字型与改沟断面衔接。每孔断面尺寸为宽4.0m,高3.5m,进出口八字型变段长4.33m,涵洞段长4.5m,进出口与改河底板顺接,涉及焦石溪长度13.16m。
⑶污水管改移
污水管设计向上游移动至涵洞下游侧跨越焦石溪,跨沟支墩利用改沟涵洞干墙加长作为支墩,两端在改沟边墙外设置镇墩,污水管底与涵洞顶部齐平。污水管管径为φ了500mm,跨沟长度为15m,涉及焦石溪长度0.5m。
⑷天然气管道改移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天然气管道改移至涵洞下游约9m处下穿改沟底部过沟,埋深1.0m,并采用厚0.3mC20砼满包天然气管道进行保护,两端埋于耕地或农田下面。天然气管道穿沟长度约20m,涉沟焦石溪长度0.3m。
卷洞大桥涉河建设方案特征参数及控制坐标表
第一部分涉河建设方案特征参数表 | |||||||||
涉河项目 类别 |
涉河建筑物类别 |
特征参数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桥梁 |
卷洞大桥 |
长度/宽度 |
m |
549.54/11.75 |
|||||
跨度(跨径)/跨数 |
m |
30~40/14 |
|||||||
桥梁底板最低高程 |
m |
605.172 |
|||||||
桥轴线与水流方向夹角 |
度 |
84.053 |
|||||||
沟道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
设计洪水流量 |
m3/S |
63.27 |
|||||||
桥梁设计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100 |
|||||||
设计洪水流量 |
m3/S |
89.25 |
|||||||
梁底板至设计洪水位净空高 |
m |
50.15 |
|||||||
占用沟道岸线长度 |
m |
61.6 |
包括既有卷洞大桥 | ||||||
占用沟道及岸线面积 |
m2 |
893.2 | |||||||
焦石溪改道 |
新沟道 |
沟道上游断面流域面积 |
Km2 |
7.76 |
|||||
沟道设计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
设计断面洪水流量 |
m3/S |
63.27 |
|||||||
新沟道长度 |
m |
96 |
包括涵洞 | ||||||
新沟道占用岸线面积 |
m2 |
1286 |
扣除涵洞 | ||||||
旧沟道 |
沟道上游流域面积 |
Km2 |
7.76 |
||||||
旧沟道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
旧沟道长度 |
m |
93.28 |
|||||||
增加沟道面积 |
m2 |
319 |
|||||||
涵洞 |
盖板涵 |
长度/宽度 |
m |
4.5/8.66 |
|||||
跨度(跨径)/跨数 |
m |
4.0/2 |
|||||||
涵洞顶板高程 |
m |
560.42 |
|||||||
桥轴线与水流方向夹角 |
度 |
90 |
|||||||
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参照河道 | ||||||
设计洪水流量 |
m3/S |
63.27 |
|||||||
涵洞净空高 |
m |
0.56 |
|||||||
占用沟道及岸线面积 |
m2 |
173.2 |
|||||||
污水管道 |
改移污水管 |
涉溪长度/管径 |
m/mm |
15/500 |
|||||
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
设计洪水流量 |
m3/S |
63.27 |
|||||||
行洪断面占用率 |
% |
0 |
|||||||
占用沟道岸线面积 |
m2 |
9 |
|||||||
天然气管道 |
改移天然气管道 |
涉沟长度/管径 |
m/mm |
0.3/150 |
|||||
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
设计洪水流量 |
m3/S |
63.27 |
|||||||
行洪断面占用率 |
% |
0 |
|||||||
占用沟道岸线面积 |
m2 |
4.5 |
|||||||
第二部分涉河建筑物控制坐标表 | |||||||||
建筑物 名称 |
建筑物控制坐标编号 |
X |
Y |
Z |
备注 |
||||
卷洞大桥 |
D1 |
3321570.668 |
514194.673 |
614.19 |
左幅桥面 |
||||
D2 |
3321585.278 |
514196.197 |
614.50 |
左幅桥面 |
|||||
D3 |
3321570.572 |
514163.822 |
614.10 |
右幅桥面 |
|||||
D4 |
3321585.373 |
514165.402 |
614.43 |
右幅桥面 |
|||||
河道改道 |
L1 |
3321571.969 |
514215.278 |
560.50 |
转弯 半径m |
平面 转角 | |||
L2 |
3321571.808 |
514162.878 |
560.25 |
13 |
29°58′50″ | ||||
L3 |
3321568.841 |
514154.551 |
560.90 | ||||||
L4 |
3321560.713 |
514144.287 |
559.60 |
37 |
18°36′00″ | ||||
L5 |
3321554.936 |
514133.931 |
559.50 | ||||||
L6 |
3321552.391 |
514127.020 |
559.40 |
||||||
J1 |
3321583.969 |
514215.279 |
560.50 |
||||||
J2 |
3321584.130 |
514163.305 |
560.25 |
25 |
29°58′50″ | ||||
J3 |
3321578.673 |
514147.638 |
560.90 | ||||||
J4 |
3321570.121 |
514136.838 |
559.60 |
25 |
18°36′00″ | ||||
J5 |
3321566.196 |
514129.783 |
559.50 | ||||||
J6 |
3321563.651 |
514122.873 |
559.40 |
||||||
盖板涵洞 |
K1 |
3321572.059 |
514186.279 |
560.99 |
墙顶高程 | ||||
K2 |
3321573.742 |
514181.949 |
560.92 | ||||||
K3 |
3321573.756 |
514177.449 |
560.92 | ||||||
K4 |
3321572.100 |
514173.109 |
560.85 | ||||||
F1 |
3321584.059 |
514186.316 |
560.99 | ||||||
F2 |
3321582.402 |
514181.976 |
560.92 | ||||||
F3 |
3321582.416 |
514177.476 |
560.92 | ||||||
F4 |
3321584.100 |
514173.147 |
560.85 | ||||||
改移污水管 |
G1 |
3321566.363 |
514177.117 |
560.80 |
管顶高程 | ||||
G2 |
3321585.079 |
514177.111 |
560.95 | ||||||
改移然气管 |
H1 |
3321560.409 |
514162.575 |
555.60 |
管顶高程 | ||||
H2 |
3321591.077 |
514165.998 |
555.60 |
(二)双庆中桥涉河段
桥梁起止桩号为K2166+381~K2166+447,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25+20m预应力砼连续现浇箱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0号、3号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桩基础,桥台位于河道堤防外侧,不占河道行洪断面;1号、2号桥墩采用柱式墩,墩顶设置盖梁,桥墩位于河道内,1号、2号桥墩采用圆柱墩,墩径河床以下为1.8m,河床以上为1.6m,墩深分别为15.0m、14.5m,桥墩基础上部设置永久性钢护筒,钢护筒长4.5m。桥梁涉河长度约35.0m,涉河宽度约58.5m。
双庆中桥涉河建设方案特征参数及控制坐标表
第一部分涉河建设方案特征参数表 | ||||||||
涉河项目 类别 |
特征参数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桥梁 |
长度/宽度 |
m |
66/34.5 |
|||||
跨度(跨径)/跨数 |
m |
20+25+20/3 |
||||||
桥梁中心高度 |
m |
4.03 |
||||||
桥梁底板最低高程 |
m |
562.67 |
||||||
桥轴线与水流方向夹角 |
度 |
80 |
||||||
河道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
设计洪水流量 |
m3/S |
719 |
||||||
桥梁设计防洪标准 |
年一遇 |
20 |
||||||
设计洪水流量 |
m3/S |
719 |
||||||
设计洪水位 |
m |
561.56 |
||||||
最低梁底板至设计洪水位净空高 |
m |
1.11 |
||||||
施工期洪水标准(非汛期) |
年一遇 |
5 |
||||||
施工导流洪水流量 |
m3/S |
45.08 |
||||||
断面最大缩窄率 |
% |
5.25 |
20年一遇 | |||||
占用河道岸线长度 |
m |
35 |
||||||
占用河道及岸线面积 |
m2 |
2310 |
||||||
第二部分涉河建筑物控制坐标表 | ||||||||
建筑物 名称 |
建筑物控制坐标编号 |
X |
Y |
Z |
备注 | |||
桥梁起点 |
M |
3320206.682 |
513220.436 |
565.067 |
桥梁轴线 | |||
桥梁终点 |
N |
3320140.207 |
513214.418 |
564.430 |
桥梁轴线 | |||
0号桥台 |
Z0—1 |
3320201.684 |
513233.288 |
562.69 |
坐标为桥墩桩位中心点坐标,高程为桥台、墩桩顶部高程。 | |||
Z0—2 |
3320204.076 |
513224.467 | ||||||
Y0—2 |
3320206.335 |
513216.137 | ||||||
Y0—1 |
3320208.727 |
513207.317 | ||||||
1号桥墩 |
Z1—1 |
3320182.372 |
513231.539 |
562.437 | ||||
Z1—2 |
3320184.764 |
513222.719 | ||||||
Y1—2 |
3320187.023 |
513214.389 | ||||||
Y1—1 |
3320189.415 |
513205.569 | ||||||
2号桥墩 |
Z2—1 |
3320157.474 |
513229.285 |
562.192 | ||||
Z2—2 |
3320159.866 |
513220.465 | ||||||
Y2—2 |
3320162.125 |
513212.135 | ||||||
Y2—1 |
3320164.517 |
513203.315 | ||||||
3号桥台 |
Z3—1 |
3320138.162 |
513227.537 |
562.054 | ||||
Z3—2 |
3320140.554 |
513218.7167 | ||||||
Y3—2 |
3320142.813 |
513210.3865 | ||||||
Y3—1 |
3320145.205 |
513201.5662 |
三、原则同意工程防洪评价标准
(一)评价范围
卷洞大桥河段洪水影响评价范围为下游起于焦石溪与龙河汇合口,上游止于焦石溪改河起点上游7m转弯断面,评价河道长约439m。双庆中桥河段评价范围下游起点为河坝场河1级拦河坝,上游终点为干溪子人行,评价河道长度为469m。评价河道范围基本合理。
(二)防洪标准
1、卷洞大桥所在焦石溪、双庆中桥所在河坝场河河段,均位于石柱县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根据《重庆市石柱县2016-2025防洪规划报告》,石柱县城区防洪标准确定为20年一遇。
2、卷洞大桥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双庆中桥与石柱县城区两岸堤防防洪标准一致,即防洪标准取20年一遇,其余焦石溪改道、改沟盖板涵、改移污水管、改移天然气管道按防洪标准20年一遇。洪水影响评价采用的防洪标准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20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2015)的规定要求。
四、原则同意防洪评价计算
《报告》采用的石柱水文站、石柱气象、《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基础资料基本满足工程水文计算要求,计算流域参数基本正确。
卷洞大桥、双庆中桥洪水计算控制断面流域特征参数表
河流名称 |
洪水计 算断面 |
流域面积F (km2) |
河道长度L (km) |
河道比降J (‰) |
备注 |
焦石溪 |
AS1-S1 |
7.76 |
6.67 |
71.62 |
|
河坝场河 |
BS1-S1 |
118.63 |
24.75 |
28.04 |
一级拦水坝 |
焦石溪受龙河洪水顶托,龙河洪水流量采用区间洪水叠加藤子沟水库调洪计算下泄流量,区间洪水流量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成果。焦石溪洪水采用推理公式利用暴雨参数计算洪水成果大于利用查《手册》暴雨参数计算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法利用石柱气象站暴雨参数计算洪水成果合理。河坝场河由上游两个较大支流交汇而成,出口河段洪水主要受上游两支流洪水组合影响,结合河坝场河多个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均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成果,本工程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成果,工程各河段控制断面采用洪水成果见下表。
工程各河段控制断面采用洪水流量成果表
断面 |
各频率洪水成果Qp(m3/s) | |||||
1.0% |
2.0% |
3.3% |
5.0% |
10.0% |
20.0% | |
龙河与焦石溪汇合口下 |
3860.9 |
3117.3 |
2655.9 |
2394.5 |
1862.1 |
1498.1 |
焦石溪出口 |
89.25 |
78.20 |
65.33 |
63.27 |
52.00 |
40.80 |
河坝场河一级拦水坝 |
1060.9 |
910.44 |
798.91 |
713.31 |
565.46 |
422.80 |
五、报告的洪水水面线计算方法基本正确,各河段水面线计算成果基本合理正确。
六、原则同意防洪综合评价意见
《报告》中的洪水水面线计算方法基本正确,河段水面线计算成果基本合理,基本同意《报告》对行洪、河势及上下游影响的评价结合。
七、有关要求
(一)项目法人应妥善处理占地补偿等第三方合法水事权益。
(二)工程开工后,项目法人要及时将施工放样资料报送我局河道管护站,河道管护站将对工程控制坐标在内的涉河事项进行核查。
(三)工程竣工后,项目法人应报告县河道保护和地方水电管理中心,县河道保护和地方水电管理中心将对工程控制坐标在内的涉河事项进行全面复核;县水利局根据复核报告,参加工程项目的综合验收。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
(四)工程建设过程中涉河建设方案有较大变更的,应按规定重新办理许可手续。
(五)项目法人应严格按照批复的内容和要求实施。
(六)该许可文件仅作为该项目洪水影响评价许可。
(七)本行政许可决定有效期为3年,自签发之日起计算,期满后若该工程未开工建设,本行政许可决定自行失效,确需延期的,项目业主应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提出延期申请,工程建设过程中涉河建设方案有较大变更的,应按规定重新办理许可手续。
附件:石柱县国道G351沪渝高速三店互通至南宾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卷洞大桥、双庆中桥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利局
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