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大力培育推广“安薪”标杆项目,织密农民工工资保障网


走进石柱县某项目工地,农民工维权公示牌上,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清晰可查;工程款支付担保、工资专户流水在项目部备案可溯;劳资专管员正通过农民工实名制平台核对本月工资数据......这是石柱县开展"安薪"标杆项目培育工作的生动缩影。近期,石柱县通过打造安薪标杆示范项目,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治理向源头化、制度化、标准化迈进。

创新机制,源头治理夯根基。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顽疾,构建三级培育机制:项目自主申报创建、行业主管部门全程指导、人社部门联合验收。将一金三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制、总包代发制)落实情况细化为6大类18项指标贯穿到动态监测体系。通过一项目一档案管理,推动实现一金三制覆盖率达到100%

压实责任,闭环监管提质效。县人社局联合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推行靶向督导。对申报项目开展嵌入式指导服务,重点核查工程款支付担保凭证、工资专户资金流水等关键环节。在项目工地广泛宣传渝薪码信息系统,农民工扫码即可提交维权诉求,进一步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自安薪项目培育工作启动以来,已开展现场督导6次,化解欠薪隐患11起,为378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03.17万元。

示范引领,全域提升树标杆。在首批申报创建的标杆项目中,高中城艺术楼项目规范化落实专人开展全过程监督、管理,依托实名制考勤设备实行实名制用工管理,实现连续7个月零欠薪。县人社局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编发《标准化管理操作指引》,推动标杆经验转化为行业规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县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投诉量同比下降7.1%。(通讯员:资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