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农村义教学生及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县、乡、校及10个职能部门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2所、农村学前幼儿园52所,全部实施食堂供餐模式,春季学期惠及义教学生17626人,学前儿童4588人;秋季学期惠及义教学生15629人,学前儿童3774人。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二、供餐管理
全县各校园全面执行“四自主、五亲自、六不准、九必须”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十二字方针。一是要求学校食品必须实现“四自主”,从机制上落实学校责任;二是校园长必须实行“五亲自”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全面践行校园长第一责任人制;三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落实“六不准”,做好食品安全精细化管理;四是各从业人员严格执行“九必须”,规范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共同助力做好食品安全。同时,坚持食品首尝和校领导陪餐等制度。
根据《石柱县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制定了我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清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幼儿园集中用餐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从校长、分管副校长、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等相关责任人员的食品安全工作任务和责任;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主要责任、直接责任等都有清晰地界定,真正做到了责任能落地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有人管、有人干。
全县所有学校食品采购,实行米、面、油等大宗原辅材料由政府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的“四统一”制度,全面实现政府集中采购,只允许少部分鲜活产品、零星原材料由学校自行采购。同时建立健全从食品采购、储藏、加工、留样、分餐、陪餐、消毒、应急等各环节完整的管理制度,促进食品采购、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和过程管理的规范。
实行“五个一”的督查模式:学校每天一排查;乡镇市场监管所、各教育督导责任区每月一检查;教委每季一考核;家长每期一参与;市场监管局每期一督导。县教委每年3月、9月配合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等部门对学校食堂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行专项检查,认真落实监管职责,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健康、有序实施。
三、资金使用
2022年全年营养改善计划投入3568.202万元,其中膳食补助经费1997.23万元(农村义教营养改善计划1662.75万元,农村学前儿童教育334.48万元),食堂运行经费264.172万元,县级配套从业人员工资1306.8万元,解决了食堂运行经费和食堂从业人员(实施学校按100:1配足从业人员)的工资,所有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由县级财务平台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保证了膳食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学生生活补助。
采取“5+X”、“4+X”供餐模式,将国家每天补助的5元、4元与学生交纳的午餐伙食费“X”元打捆使用,提供一份完整午餐。午餐标准至少达到“两荤、两素、一汤、一份饭”,部分学校还搭配了水果、营养丰富的牛肉、羊肉,真正做到让所有农村孩子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舒心。
四、公示公开
2022年,全县实施营养计划的公民办学校(幼儿园)重庆阳光餐饮信息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违规行为AI智能识别”覆盖率达到100%。
各高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专人专账,专款专用,一周一汇总、一周一公示”制度。同时加强受益学生实名制管理和“阳光校餐”上报管理,数据填报真实准确。各校按时公示公开受益学生人数、食堂财务及原辅材料价额、带量食谱等情况,各校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建立了学校、师生、家长监督联动体系,并在县教委网站公示公开相关政策、规范性文件及工作开展情况,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为营养改善计划的信息公开公示及与社会各界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向全社会准确、深入宣传了这项惠民政策。
五、宣传教育
全县各校结合实际,创新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食品安全及营养健康科学知识,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健康教育进课堂,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努力做到“六个结合”:一是把营养午餐的实施同普及学生科学营养知识相结合;二是把营养午餐的实施同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三是把营养午餐的实施同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相结合;四是把营养午餐的实施同学校的日常管理相结合。五是把学生营养状况监测和体质健康监测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初步形成具有各校特色的“食育”文化。
六、取得的成效
一是让学生能吃得饱,吃得有营养,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对学生体质监测评估显示来看,近年来,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质明显提高。
二是抓住农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改善学生营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智力水平,规范了学校管理和学生行为习惯,消除了学生的自卑感。
三是在学生自主排队分餐、进餐过程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得以彰显,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明显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意识、照顾与分享意识逐步加强,文明礼让,爱惜粮食,讲卫生,讲秩序等良好的习惯日渐养成。
四是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和日常的感恩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殷切希望和悉心关怀,从而迸发学生不忘党恩,报效国家,回馈社会的感恩情怀。
五是把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学生的德育教育、知识培养、素质提升进行了有机融合,并纳入我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体系之中,将学生的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综合实践能力等因素记录在册,完整全面的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对于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具有极为重要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