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的报告

重庆石柱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的报告

2024 年,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国家、市、县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学习教育,注重规划

(一)加强环境保护学习。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工委会、职工会传达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年召开会议24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52起。

(二)落实规划环评要区管高度重视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落实,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作为项目引进和建设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清单要求,对新引进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环保审核,确保项目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和生态环境要求。

严把项目审批关建立健全项目环保审批联动机制,加强与环保、发改、经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对不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项目,坚决不予入园,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增量。2024 年,园区新引进的 22 个项目均通过了环保审核,环评执行率达到 100%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目标企业,积极开展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工作,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加强业务指导。督促指导投产企业和新入园企业认真落实“三同时”要求,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联合县生态环境局、县经信委、县发改委对13家企业进行指导帮助,全年共发放“企业环保手续办理流程”9份,“工作提醒告知单”8份。目前,帮助指导万力联兴、重交、扬东、国能储电站4个在建项目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

二、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一)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强化重点时段管控。制定并实施重点管控时段涉 NOx VOCs 污染源管控方案,明确管控要求和责任分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在关键时期,加密对涉气企业的巡查频次,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落实大气 “人盯源” 工作。对园区内的涉气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详细的企业清单,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对清单内的 22家涉气企业及 5 个在建工地实施 “每日一巡”,及时发现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三是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监管。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机制,明确预警发布、响应启动、通知传达、巡查监督、响应结束等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和要求。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园区企业的快速全覆盖通知和巡查。在重污染天气期间,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重点企业进行巡查,确保各项应急管控措施落实到位。2024 年,园区开展巡查 6次,发现并督促完成整改问题8 条。

   (二)狠抓水污染防治

一是完善数字化监管体系。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对企业排放废水情况实施数字化监管,密切关注生产企业污水排放情况,通过数字化监管手段,实现了对污水排放的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本年度未出现一起污水排放超标事件。

二是强化线下排查机制。建立排查机制,结合 5 + 2”“白 + 黑”巡查模式,对园区内的水环境风险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形成闭环管理。2024 年,累计检查 2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项。

(三)狠抓固废、危废污染防治

建立园区固废、危废管理台账,对园区内涉及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的企业,在台账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全过程监管,全年指导、督促企业依规处置固废49340吨、依法处置危废450吨,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规范处置,防止污染。

三、加强环境监管,严守环境底线

(一)加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持续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综合运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

(二)突出问题整改

针对园区内污水浓度偏小的突出环境问题,园区管委会召集工业集团认真研究解决方案,指导工业集团对园区管网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管网14处,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问题管网实施了改造,有效解决了管网破损、错接漏接等问题,实现了雨污分流。

(三)加强环境信息公开

通过微信群、QQ群、工作例会等多种渠道,及时向企业发布园区最新环境工作信息,包括环保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环境质量状况等。加强对企业的正面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环保升级改造。同时,强化负面警示,定期发布环境处罚案件信息,提醒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2024 年,园区组织开展固(危)废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保相关培训6 次。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

(一)落实雨污分流措施

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园区建成雨水、污水管网各14千米,企业污水经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然后进入下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经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入龙河。

(二)加强固废处置

规范园区内企业的固废管理,要求强钢铸造、渝东阀门等新落地企业建设符合标准的一般固废暂存间,并采取防风、防雨、防渗等措施。对危险废物,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督促企业进行安全暂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置。加强对固废产生、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固废得到合理处置,防止二次污染,2024年,我委成功创建“无废园区”,助力无废细胞城市。

五、积极应对环保督察,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一)认真开展环保督察问题 “回头看”

2024 年,园区再次对历年央督、市督、长江经济带巡查、日常环保投诉及各专项排查发现的环境风险问题进行全面 “回头看”。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问题点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逐一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彻底,不出现反弹。

(二)认真落实中央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中央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后,我县将“小流域污染防治不到位”作为举一反三问题交我委整改,我委制定了“加强企业污染物排放问题监管,形成问题台账,落实整改责任”的整改措施。在整改过程中,我委责成县工业集团对园区内管网进行了检查维修,避免管网错接、雨污混流情况发生;检查金银溪、大柏溪两条河流及雨水排口6次;督促企业落实环保要求3次。

(三)认真落实市政府审计反馈问题整改

2024年市政府对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审计工作时指出“工业园区已超过5年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我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时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反馈后,园区管委会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因为区四至范围于202412月重新核定,目前,第一次技术评审会已经召开,规划环评编制单位正在修改规划环评文本,预计5前完成送审版报告编制并报送市评估中心6前完成第一次技术审查会7前完成第二次技术审查会8前完成报批9前取得批复

(四)积极处理信访投诉

2024 年,工业园区无环境投诉事件,但我委高度重视环境污染信访投诉工作,建立健全信访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尽管园区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了环保宣传和培训,但仍有部分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如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不规范、环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

(二)环境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环境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目前园区的环境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手段还不够先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监管需求。

(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

虽然园区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设施还存在老化、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例如,个别企业的处理工艺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对复杂污染物的处理能力;部分企业固废暂存间的建设标准有待提高,以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七、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进一步创新环保宣传教育方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环保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环保示范企业创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二)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大对环境监管队伍的投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三)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

制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计划,加大资金投入,逐步解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固废暂存间建设标准不高等问题。推进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标准。加强对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

(四)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园区发展的全过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集群。积极开展绿色园区创建工作,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园区的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

总之,2024 年工业园区管委会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做出更大贡献。

重庆石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3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