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报告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财政局

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报告

按工作要求,现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财政局2024年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定政治站位,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全力打好绿色转型主动仗,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全力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坚持资金投入同生态环境保护攻坚任务相匹配,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2024年全县节能环保支出3473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5.23 %,比上年增长0.06 %,其中:本级资金23840万元,占总投入资金的68.63%

截至20252月,全县节能环保支出283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3.04%,其中:本级资金2726万元,占总投入资金的96.12%

(三)突出重点领域,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新理念

重点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连续5年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为重点,加强工业、交通、扬尘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23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落实“河长制”,以龙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为重点,持续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水源地水质保护,共排查整治龙河流域污染问题310个,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改造)34公里,4个出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考核要求,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92%,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区3102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加快推动龙潭片区铅锌生态环境问题整治。

统筹支持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扮靓绿水青山。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千野草场、龙河源头、逍遥半岛等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项目全面完工,藤子沟水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统筹推进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平方公里,修复历史遗留矿山26.52公顷。持续推进石柱逍遥半岛片区湿地保护与修复、长江石柱鸡公咀片区综合治理、石柱西沱-王场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中小河流治理、龙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

持续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运维支持力度,深化垃圾分类治理,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四)加强资金管理,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规定,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各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绩效意识,贯彻“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年初编制预算时要科学设置绩效目标,细化绩效指标,提炼核心指标。预算执行中要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发现绩效运行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全面实现。年未开展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评价,绩效评价结果要真实、准确反映项目实际产生的效益,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预算资金安排当中。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监管力度,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财政运转艰难,持续投入压力大

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土地出让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收入增长乏力,加之我县既三保重点关注区县,又是市上特殊救助区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我县财力保三保尚存资金缺口,必须优化支出结构,压减支出规模。因此在当前财政持续“紧平”的形势下,持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存在“任务所需和财力所能”平衡难度加大。

(二)库款保障水平较低,资金调度难度

当前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和全市化债的背景下,库款运行依然紧张,国库资金短缺已成为常态,财政部门必须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执行中重点保障“三保”支出,不得挤占挪用“三保资金”,因此统筹调度资金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